第152章 女神杜爾迦(第2/2頁)

最倒黴的是,其他國家在歷史文化探索中至少得到些什麽。

而印度面對的唯有

——來自神靈懲罰和憤怒,被貶低、歧視、侮辱幾千年的憤怒。

印度高層堅持不住:“求助!必須求助!”

國際超自然協會接受這個請求,以利益為換,同意組織一隊由美英華率領的國際特工隊,隊伍裏增加了很多新面孔。

大衛·威廉姆斯問吉星:“孫不去?”

吉星目光掃過身後閉目養神的一目禪師,微笑搖頭:“孫冥他正在進修。”

葉璐和她的亡靈大軍們繼續探索印度。

3500年內雅利安人的統治的確很殘酷,並且讓一個文明從此衰落,但不意味著他們沒有進步和優秀的閃光點。

也是有的。

甚至一些雅利安人制作出的神不是空穴來風。

例如印度神話中的天神之王因陀羅,在後起的神話中,他的地位降至大梵天、濕婆和毗濕奴之下,但仍被稱為神王。

因陀羅在漢譯佛經中叫“天帝”、“帝釋天”、“帝釋”或“天帝釋”,原型是最早率眾征服印度的雅亞利安人首領。

神話故事基本上可以解釋了。

阿修羅王是一個印度達羅毗荼人的幾個部落,帝釋天是雅利安人的部落,他們之間發生過大大小小的打鬥,戰勝的當然是天神。

雅利亞利安人將自己人按等級劃分為三個統治階層,將原住居民打為賤民,因陀羅也趁機神化自己,後來被尊奉為婆羅門中創造天地的大神。

這個是雅利安人起初改編神話的最初,他們很懂得融入假文化來滅真文化,真真假假,時間越久,有些東西也就真了。

帝釋天的遺址讓葉璐打開雅利安人一個點,這個點距離和佛界有淵源,但根本聯系在俄羅斯的太陽崇拜,實力不弱的一個界。

這個界的崇拜基本上都在印度,葉璐當然把帝釋天界歸於後印度神話,其中有一些神來源於雅利安人,比如印捺嚕、印陀嚕等。

以後的帝釋天界只有善與惡,不再有高人一等和物種歧視,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

葉璐:“歷史本就是一本不斷挖掘、融合、優化的書籍。”

對於遠古印度流域文明,各博物館和考古遺址才是挖掘的重點,還有以及各種印度書籍,和一些出土至今看不懂的文字。

印度古文明在某個時期簡直就是一部開掛的歷史,讓其他人測目而視。

在華夏,東漢紀錄在冊的人口是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三國亂戰,數千萬人口在這期間喪生,西晉武帝時期全國在冊人口只有1600萬人。

在英國人去到印度之前,印度本身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不是統一的國家。

但古印度部落沖突打仗,最大可以涉及上億規模,再加上千萬頭大象組成的象兵部隊,可見其強悍的實力,無奈統一的時間太少。

這些歷史遺跡都是瑰寶。

在不斷的地圖探索中,葉璐不僅找到古帝釋天的部落,還有歷史悠久的阿修羅部落和女性首領的部落。

上古文明是在幾千年以前,那時印度男女平等,很多古詩和古文學都是女性記錄,她們的智慧不下於男人,當然很強。

出現女性首領不奇怪。

比如眼前這位。

穿過重重巫陣,在一個石墓葬群中心,鍍金的棺槨出現在面前,一共有四層,最外面一層是四層木質棺槨,裏面又有三層,分別為石棺、鍍金人形棺和硬木獸形形棺。

棺中裝飾豪華,工藝精湛,還用寶石、貝殼、象牙等進行裝飾。

開棺。

人形棺中睡著一個女人栩栩如生,無呼吸,均勻小麥色的皮膚,各種珠寶為飾,五官精致,頭發烏黑,戴皇冠於頂上,除此以外,她身邊還有八中不同的神兵利器。

獸形棺裏面是一頭獸形大於正常獅子幾倍的獅子,是這個首領的坐騎。

傳說中女神杜爾迦,傳說中濕婆大神的神妃之一,也被稱為帕爾瓦蒂,是一個尚武的女神,消滅了杜爾格摩、巽婆和尼巽等兇殘的羅刹。

杜爾伽女神也是印度神譜中最受崇拜的女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