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達拉維(第2/3頁)

或許他們不是老人,只是生活的艱苦讓他們身體提前呈現出老態而已。

這裏不少都是緊挨著的鐵皮房,多數房屋分為上下兩層,用粗糙的木板隔開,無論是底層還是閣樓都不足5英尺高,遠看更像一個個小蜂房。

而這些蜂房,很多連下水系統也沒有,所以不會有水龍頭和廁所,他們上千人共用一個公共廁所,若不是親眼目睹,難以想象。

人類真是一種很厲害很頑強的生物,讓葉璐想到蟑螂。

“……”

希瑪·南德娜家中的環境在達拉維貧民窟算不錯的。

她是這裏的常住居民,從小生在這裏,長在這裏,家裏已經在此地紮根整整四代,最早一輩是從古吉拉特邦來的庫哈斯人。

所以她才可以給明顯是“肥羊”的葉璐解圍,讓壞人們轉移視線。

相對於其他貧民窟而言,達拉維算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貧民窟。

這裏有不少的非政府組織,他們控制了供水供電,他們還與孟買政·客勾結,也在一定程度上,維護達拉維的安全和規則。

希瑪·南德娜自小熟悉這種安全和規則。

南德娜家也非常擅長陶器手藝,他們全家的男性在一個每年為孟買貢獻的GDP創造的幾十萬美元的中型工廠工作,甚至當管理人員。

是的,居住在達拉維的人很窮,可由他們雙手創造的財富可不窮。

在這片擁擠的地區,大約有1.5萬家小型企業,包括陶器廠、制衣廠、制革廠、廢物回收公司等,光是皮革業就能創造4萬個工作崗位。

這裏是孟買的一個另類經濟中心。

占印度對外貿易額40%的孟買的發展,達拉維也算比較重要的,每年可創造幾億美元的純財富,這樣看來根本不像貧民區。

拿著微薄工資的人們,居住在廉價臟亂差的房屋環境中,創造出的經濟價值,卻被在富人區享受的高階種姓拿到手中。

任何國家都有貧富差距,但是,剝削成這樣還是相當罕見的。

達拉維的人每年有不少死於非命,主要是衛生安全問題,一杯水中可能有幾十萬不同細菌,很難想象孟買想象富人們的生活,也難以想象窮人們的生活,這個非常不正常。

至少,勞動者應該有一個安全幹凈的生存環境,吃飽穿暖,而不是很多人死於肮臟。

葉璐難以理解的是,達拉維的人們為何甘願付出,甘願在這裏生活一代兩代三代四代,他們為何不試著著過更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印度多數人都是文盲,但並不是全部,大學現在也有一部分低種姓的名額,這些人有的在試圖改變這樣的情況,他們收獲甚微。

持續幾千年的愚昧思想不是那麽簡簡單單可以改變的,任何國家任何一次根底改變,可能都少不了犧牲和教育。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暫無解。

希瑪·南德娜的家是把四個俠小的鐵皮房拼湊在一起。

她和她的爸爸媽媽哥哥嫂嫂弟弟們都居住在這裏,他們家裏可以定時供應自來水和全天供電,這個在達拉維可不常見。

由於有親戚關系網,希瑪·南德娜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所以看上去比其他女孩過得更幸福一些,人也更鮮活一點。

他們家出租一半的房子給其他在陶器廠打工的人。

此時,家中的男人都在工作,只有希瑪·南德娜和她的母親在家。

“納瑪斯戴,請進。”

希瑪·南德娜的母親叫蘇爾碧·南德娜,看上去起碼有五十多歲,她的頭發中有很多白絲,但梳得光光整整,臉上皺紋不少。

生活的壓力讓貧民窟難見年長的美女,從現在的希瑪·南德娜臉上,依稀可看出蘇爾碧·南德娜年輕時候的模樣。

一定是一位風情十足的美人。

蘇爾碧·南德娜對於葉璐的“做客”並不開心,但由於希瑪·南德娜是她唯一的女兒,平時都很寵愛,所以還是做足面子。

她暗中瞪了希瑪·南德娜一眼。

後者熟練討好地一笑,可見不是第一次這麽幫助其他人。

“喝茶。”

“不,謝謝。”葉璐喝不下至少可能有百種細菌的飲用水,搖頭拒絕。

蘇爾碧·南德娜也在打量自己女兒帶回來的租客,很典型的古達羅毗荼人,看上去20歲左右,皮膚可比貧民窟所有女人強,手上沒有繭和疤,看上去跟沒做過活一樣。

這很矛盾。

低種姓人80%基本上以上都不可能不工作,畢竟他們需要生存。眼前的還是女人,但不幹活的女人怎麽可能孤零零在外一人。

若是一點情況也不知,蘇爾碧·南德娜也不會讓眼前的女人租自己的房子,哪怕希瑪·南德娜再求情,有些麻煩他們惹不起。

“請問一下,您叫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