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友好’華夏(第2/2頁)

“大不列顛的未來可能比伏地魔更危險,他們會在魔法劍士學校獲得一定自保的能力,而不是面對絕對未知的末日。”

“……梅林!”

60%左右的父母同意孩子上學,25%左右的監護人暫時拒絕,15%堅決拒絕,而成年巫師學生則88%以上都同意去另一個世界探索。

至於劍士,英國專家們發現劍士學院可以憑借類似於亞瑟王拔石中劍的方法來挑選劍士苗子,天生力氣和速度不錯的人,只要保持勤奮,基本上都能學的不錯。

按照這個比例,哪怕簽訂了保密協議,知道魔法與劍士學校的人也不在少數。

英國以外的凱爾特區國家打破國民信仰可沒有英國這麽簡單,凱爾特文化已經只存在他們的歷史課本中,領導們可是下了不少強硬手段,才招來幾十個年紀不一的學生。

為此,《哈利波特》《魔戒》《納尼亞傳》莫名其妙成為官方學校閱讀的書籍,務必讓青少年們喜歡上巫師,時代在變化,信仰可以變得更加靈活。

伊莎貝爾很喜歡聽魔法學院的故事,這是她的周末娛樂之一。

例如,露西·凱瑟琳的一個超齡學弟真的炸掉坩堝,準確講不是炸,是噗一下,藥液四處飛,很臭很臭的失敗魔藥,比臭襪子還臭。

又如,隔壁的一個劍士竟然打不過露西這個魔法師,她的精靈血脈可是還未蘇醒的。

再例如,語言是所有巫師們的難題之一,其次是唱歌,那些咒語的調必須得準確吟唱,還有煉金部門已經制作出第一根白魔杖,柳木枝的。

“那些小鬼頭們從對魔法興趣濃厚,但一見到魔法書籍頭疼。”露西·凱瑟琳一陣幸災樂禍,揍又道,“伊莎,他們聽說精靈,都迫不及待想要跟你做朋友。”

“那真可惜,我只跟像露西這樣漂亮、勇敢、聰明的人當朋友。”

“You are so sweet!”

“謝謝。”

伊莎貝爾對露西的生活羨慕有,但不嫉妒。

在有更多的精靈出現之前,她注定只能默默在光精靈族的道路上成為最年輕的一個先驅者,這是一個心靈的挑戰;。

瑪格麗特女王望著在精靈園不斷奔跑的伊莎貝爾,仿佛看見一位新世紀的精靈女王正在冉冉生起,或許不止精靈族。

她的孫女當然是最棒的。

“莉莉,午餐正在準備嗎?”

“是的,女王殿下,有伊莎貝爾公主喜歡吃的五分熟牛排、臘腸、烤馬鈴薯,以及公主最喜歡的加櫻桃的松露巧克力冰淇淋。”

不論在世界哪一個國家,家長對待辛苦孩子都喜歡用美食來獎勵。

中午時間,瑞典、挪威、芬蘭、冰島,包括附屬領土法羅群島、格陵蘭和奧蘭等都有代表使臣上門拜訪,他們已經得知雷神和精靈園的消息。

不論以前有什麽不對勁,這個時候他們都是利益的共同體,同是維京人的後代,且漸漸有以丹麥為核心靠攏的趨勢。

類似於法國和英國。

這兩個國家在歐盟中的關系一向不怎麽樣,可這一個月,法國對英國可比對同盟德國親近很多,國與國之間唯有永恒的利益。

瑪格麗特女王本身沒有實權,但為了自己的孫女,以維京人後代的名義,率領王室,重新擠進丹麥精靈協會的核心會議。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在議論聖誕節和雷神的關系,昨夜五國同一時間晴天霹靂,即將成為世界十大謎底之一。”

“我們之前的舉動可能暴露了一些東西,很多人都在猜測二者之間的關系。”

“相信的人總會相信,有人一直以為美國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裏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發展是由於蒙托克外星項目和費城實驗,並且有秘密的時間旅行計劃,這簡直是扯淡。”

“不一定是壞事,國民對於雷神的認知和信仰度有所上升。”

各國都在行動,國家對於此類靈異事件與國民的b猜測已經形成一套標準處理手段,類似於挪威對待北部時不時的地震一樣。

丹麥現在面臨難題是——精靈協會如何在2月中旬的第二次國際超自然會儀中,穩占華夏、美國、英國以外的常任理事分部協會的名額。

這也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難題。

其他國家比丹麥更困難的是,他們還無法知道自己的本國神話,他們是自己去冒險探索?還是放棄一部分利益,請美華英的幫助?

例如日本與韓國,正在糾結本土文化和華夏文化。

話說的多了,自己都信了,可他們現在卻不敢去面對那些“編的神話故事”和“宇宙起源故事”。

華夏一向很“友好”:

請先整理分類好,我們再考慮出手幫助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