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煉金術師(第2/2頁)

例如貼吧論壇微博鬼故事散播一番,再搞一兩個名人過寒衣節的效應,吸引國民目光。

正當熱鬧市時,專家們出來科普:“寒衣節,農歷十月初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有祭奠先亡之習俗,也可以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

“寒衣一詞的由來,是因人們在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有寫的地區的人會把冥衣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焚化給祖先。”

玄學專家指點:“不一定非要燒包裹,祭祀上三支香時,記得呼喚一下祖先稱呼或名字,可許願庇佑家人,心誠則靈。”

“……”

有的和展霆鋒母親一樣受到影響,回個電話:“鋒鋒啊,我也在手機上看到這個信息,打算明天給你爺爺寄點東西,求他保佑你早日找到媳婦兒,生個白白胖胖的大福娃。”

展霆鋒:“……”

還有的屬於最近很倒黴,打算試一試的。有的癡迷上了鬼故事。有的各種不信。有的信則有之。更多的是吃瓜群眾,看過即忘,重新了解到寒衣節的知識,至少知道這個詞語。

靈異部能在一天時間內做到這個地步,實屬不易,花費很多精力。

他們也不怎麽掩飾自己的小動作,讓一直關注的美國英國很快發現,其他國家可能也有,但多數由於不懂而忽略。

國際超自然協會英國分會揮長的名字叫詹姆斯·格林,在和華夏分會打交道的時候,順口提了兩句,以為對方會和平時一樣,滑不溜秋。

吉星卻一反常態:“格林先生,我們這麽做是有一些原因的。”

詹姆斯·格林當下警覺起來:“什麽原因?”

“後日按在華夏歷計算,是我們國家的寒衣節,可翻譯作幽靈節,一個可祭拜已去世祖先的節日,並沒有什麽特殊的。”

吉星手指敲擊了下桌面,面上一副真得有特殊情況的模樣。

“我一直以為英國是華夏的朋友,我們有著各自特殊的古老的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這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文化知識是可以共享交流的。”

潛台詞:美國沒有文化。

“聽說你們最近在找尋帕拉塞爾蘇斯大師的煉金筆記,那真是英國值得驕傲的成績,英國還嚴格控制大英圖書館的某些書籍。”

在歐洲保留下來的魔法書中,存在最多的可能是煉金術。

比如喬治瑞普利,一位15世紀英國僧人和有名的煉金術師,有一本書有以它的名字而命名,就再英國的圖書館中。

後來的英國科學家煉金術士約翰·迪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英國現代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艾薩克·牛頓,他們都曾細細研究過這本書。

以上全是英國人。

暫且不說喬治瑞普利他們。

光是英國艾薩克·牛頓和愛德華·霍恩海姆的先祖帕拉塞爾蘇斯,他們留下的煉金筆記已經足夠讓英國人研究。

牛頓留下的煉金筆記可能比數學筆記還多,甚至出過一本140萬字的牛頓神學著作,以前都不當一回事,如今卻是最寶貴的財富。

有特工匯報,愛德華·霍恩海姆秘密回瑞典追溯老家國一次,但歐洲是英國的主場,美國可能以權利沾點邊,華夏被排除在很多秘事之外。

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哪怕華夏不主研究巫師,但也不能夠放棄這種危險性東西不管,天知道英國有沒有殘留的巴蜀文化或者其他華夏文化。

吉星補充:“我認為英國如果把華夏排除在外,這是有背於超自然協會原則的,英國與華夏,看在文化的份上,我們應該建立友好合作。”

不止是面上研究魔杖和魔藥。

“我們從未排斥過華夏。”詹姆斯·格林面不改色,“我們一直是朋友。”

吉星微笑著邀請:“當然,華夏一向最熱情好客不過,對於朋友,我們任何時候都歡迎迎接。”

……

“合作愉快!”

農歷九月三十日下午,英國派一個研究團以研究魔藥為借口,抵達華夏。與此同時,華夏亦派出一個專家團去英國——‘研究魔杖’。

美國CSI:“??!”

十月初一,寒衣節。

有《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