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捉拿人犯

司兵參軍奉上這一千募兵的名錄。謝庸、崔熠、周祈帶著名錄去宋大將軍府上。

宋大將軍是從後宅被請出來的,臉上帶著溫煦笑意。這位大將軍雖官高爵顯,倒不是個盛氣淩人的,長得也好,長眉鳳目懸膽鼻,三綹美髯,年輕的時候當也是個風流雅致的郎君。周祈喜歡鳳眼,為了這鳳眼兒,當時隨份子一點兒都沒小氣。

?

謝庸等站起行禮,宋大將軍扶住謝庸、崔熠的臂膀,又對周祈笑道:“快都莫要多禮了。”

四人分賓主坐下,謝庸道明來意。

“哦?十年前那個滅門兇徒竟然在軍中?”宋大將軍皺起眉頭,回頭招呼奴仆,“王長史他們是不是在偏院演武場蹴鞠呢?去叫他來,讓他帶上回朝士卒的名冊子。”

宋大將軍回過頭來對謝庸等道:“這回帶回來的八千人中有一半是要解甲歸田的,其中年邁傷殘者不少。這跛腳兇徒若果真在軍中,便定是在這些人裏。”

謝庸等都點頭。

時候不大,從外面匆匆走進兩個人來,其中一個三十出頭兒的樣子,白凈面皮,一雙笑眼,看其行止像個讀書人,另一個莫約二十七八歲,劍眉星目,穿武官缺胯袍,颯爽英姿的樣子會讓人想起鮮衣怒馬少年郎之類的詞句。兩人都頭上勒住紅抹額,一臉的汗。

二人行禮。宋大將軍擺手,與謝庸等道:“這是長史王燦,振威校尉高遠。”

宋大將軍與兩位手下官員說了長安城近來的兇案和謝庸等的懷疑,王燦忙施禮道:“下官已經讓人去取名冊了。只是這其中誰當初是專管削耳的,還要細細地查問。”

宋大將軍看高遠:“近之知道嗎?你慣常在營間行走,可記得這裏面誰跛腳、身材高大,又曾是割耳的?”

高遠想了想,肅然叉手道:“下官只能想起一個遲二郎來。”

宋大將軍皺眉,約莫想不起這是哪個。

“請高校尉說一說這遲二郎。”謝庸道。

“遲二郎確是個身高體壯的,上陣頗勇猛,是步卒軍中一個隊正,若不是性子不好,幾次在軍中打架,早該提校尉了。去年秋與吐蕃一戰中,他傷了左腳,今年便退了回來。”

謝庸展開京兆府募軍名冊,一目十行地瀏覽,很快便找到了這“遲二郎”,當年入伍時十九歲,身長八尺五寸,萬年縣通善坊人,應該就是他!

“既是解甲歸田的,此人如今還住在軍中嗎?”謝庸問。

“已經遣散了。”高遠道。

那便只能去其家找他了。

周祈突然問:“聽說斥候們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皆通的,敢問大將軍,他們練不練輕身功夫攀墻術?”

宋大將軍點頭:“他們雖不專門練攀墻術,但確實練些輕身功夫。周小將軍疑心另一個兇徒是軍中斥候?”

周祈點頭。

“斥候乃軍中要卒,這回是回朝,帶回來的斥候不多,極好查。”

高遠淡淡地道:“不必查了,這人應當是白敬原。他與這遲二郎熟。”

宋大將軍竟然也記得這個人:“上回偵得吐蕃伏兵的裏面是不是就有他?”

高遠點頭答是。

宋大將軍搖頭:“可惜了……”

謝庸問:“此人應該不在解甲之列吧?”

王長史道:“不在解甲之列,斥候們住在大營中。”

宋大將軍讓王長史親自帶謝庸等去抓人——卻撲了個空。

不只他不在,營中許多士卒都不在。想也知道,士卒們難得回長安,哪裏在營中憋得住?自然有家可回的回家,家不在長安的也要出去逛逛。

衙差翻找白敬原的東西,並沒發現什麽贓物。

同營的人有些惶恐,不知道白敬原犯了什麽事,讓緋袍官員親自來找。

謝庸問他們,其中一人道:“他應該是去遲二郎那裏了。恍惚昨日聽他說,遲二郎要修宅子,估計他去幫忙了。”

謝庸、崔熠、周祈帶人趕赴通善坊。

見到官員衙差們,門口擔著碎磚瓦出來的一個瘦削身材的年輕人神色一變,扔下擔子,逃進院裏。

周祈吆喝衙差們:“去後墻圍住!小心狗急跳墻傷人。”

周祈拽出橫刀,當先闖進遲二家的院子。

迎頭一刀劈過來,周祈趕忙拿刀架住,定睛看去,是一個身材極高大的壯漢,怒目圓瞪,廟裏金剛似的。

壯漢身後又有些旁的穿短打的漢子,手裏拿著鐵鍬、棍棒、磚頭之類,謝庸沉聲道:“官府辦案,閑雜人等退後。”

漢子們驚疑地互視一眼,到底老實地退遠了。

白敬原不在院中,顯是翻墻跑了,謝庸帶人去追。

周祈擒拿遲二郎。遲二郎雖身高力大,人也兇戾,但功夫怎敵周祈?況且他如今是“匪”,心下早亂了陣仗,只不過熬了六七式,便被周祈以刀抵在了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