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蟠龍劫 第21章(第2/2頁)

侍婢的命,自然是最不值錢的;可在阿原,小鹿卻是她半年來最貼心的伴侶,甚至勝過她素未謀面的那個親妹妹。

她捏緊了拳,腫脹的五指裂開,滲出淡紅的血水。

蕭瀟默然瞧著,許久方嘆道:“一旦涉及宮裏那些爭鬥,連王公大臣的命都不值錢,更何況其他人?”

阿原吸著鼻子,凝淚雙眸裏毫不掩飾刀鋒般的淩銳,低低地問:“郢王?”

蕭瀟道:“沒有證據。我已懷疑很久,甚至皇上也有些疑心,但始終沒有證據。”

阿原滿懷悲慟恨毒,卻也聽得他話裏有話,“怎麽說?”

蕭瀟道:“你可知朱蝕案後,我為何出現在沁河,又插手賀王案?在此之前,皇上領兵出征之際,就已先後兩名愛將出事,一個馬失前蹄摔死,一個莫名陷入敵方圈套,落敗遇害。後來聽聞大將軍楊世厚也曾遭遇意外,總算防備周全,並未出事。博王大約也有所警覺,有意無意在皇上跟前再三提起,出事的將領一個是他好友,一個是他舅舅,楊世厚則算是他半個老師……因朱蝕與郢王不投,便與博王頗是親近,皇上聽聞後有些疑心,才命我前去調查;而賀王雖未公然支持哪位皇子,卻跟楊世厚是生死之交,我曉得皇上心意,賀王出事後自然也要去提醒端侯多加關注。”

阿原道:“也就是說,兩個案子雖破而未破,都有疑點指向郢王博王奪位之爭,但因為沒有證據,你也沒法明著稟告皇上?”

蕭瀟嘆道:“他是皇子!”

誣告皇子是怎樣的大罪,誰都知道。他雖得梁帝信任,但到底只是一名侍衛而已。

阿原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咬牙道:“總會有證據的……聽聞王則笙遇害現場出現一只耳墜?那耳墜並不是我的,應該是真兇所留。掐死王則笙的,應該是一名會武藝的女子。”

蕭瀟沉吟不語。

阿原又道:“我離開時有些神思恍惚,但後來細細回想,小壞在我跟王則笙說話之際並未出現在畫舫上,後來才趕回我身邊,但只敢在我頭頂飛翔,不敢遠去……我疑心它是不是又看到了令它恐懼的那個人,先前才藏了起來。”

蕭瀟失聲道:“馮廷諤?”

阿原道:“其實我回京後養尊處優,並沒怎麽跟人動手。算來也只有這位跟我打過兩次,對我的佩劍和招式了如指掌,用類似的長劍和招式殺兩名侍衛,自然輕而易舉。”

她擡起眼,“如果我猜對了,那掐死王則笙的女子,範圍又縮小了。郢王身邊會些武藝但身手不算高,會在打鬥間遺落耳墜的女子,只怕不多。偏偏還有一個我們認識的。”

蕭瀟立時知道她說的是誰。

他猶豫片刻,到底道:“端侯大約跟你想到一塊去了。他昨天就派人監視丁家,並讓留意左言希的動靜,下午問了好幾回。他……這次真沒有疑你。則笙郡主出事,他雖傷懷,但發現你居然成了疑兇,雖未明說,卻一直在設法找出真兇,想替你洗去嫌疑。”

阿原道:“他當然要找出真兇。不然王則笙在他身邊橫死異鄉,他怎能對得住養他長大的舅舅?便是日後死了,也不好跟他的則笙妹妹交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