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帳中香 第44章 章台照出幾家意(2)(第2/2頁)

景辭不答。

慕北湮靜默片刻,說道:“對,你被劫殺之事,絕對沒那麽簡單。就像我父親遇害、小玉遇害,都不像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那般簡單。”

賀王命靳大德殺了小玉,沉屍沁河;薛照意殺了賀王並試圖嫁禍慕北湮,卻因左言希的維護轉而嫁禍左言希;左言希查嫁禍真相時,傅蔓卿被薛照意的同夥人殺害。傅蔓卿之死與說書人相關,但下手的可能就是這個黑衣人。

真兇已死,即便抓不到黑衣人,賀王之案明面上也算是破了,但背後之人猶在看不見的迷霧中,怎麽也看不清晰。

-----------------------------

這邊的事很快有公差將消息傳入衙門,長樂公主、謝巖等都被驚動,於是這一夜繼續無法安睡。

匆匆忙忙披衣趕來,問明情形後,二人一邊安排人手搜拿黑衣人和說書人張和,一邊紆尊降貴窩在張和的陋室裏細細搜查,並叫來裏正鄰居和茶樓老板、夥計,詢問張和的來歷。

但所有人的證詞異常的一致:張和半年前來到沁河,說是因戰亂逃難而來。他說書曲折生動,為人和藹諧趣,遂在茶樓站住腳,且和周圍之人相處融洽。他平日裏的行止與常人無異,至少在周圍接觸的這些人眼裏,並無可疑之處。若說缺點,頂多有些貪杯好色而已,也不曾做甚麽出格的事,所以無傷大雅,還是眾人眼裏容易相處的好人。

張和的屋子幾乎被翻轉過來,同樣不曾查到更多有用的線索。

甚至沒有一點字跡或器物,顯出他與賀王或郢王這樣的貴人有關。

景辭明知賀王遇害案不可能是尋常兇殺案,尋機跟謝巖、長樂公主說了郢王府令牌的事。

二人雖年輕,到底時常跟在梁帝身邊,很多事看得比一般人清晰很多,臉色便都不大好看。

謝巖低嘆道:“此事暫時別讓北湮知道。他關心則亂,若一時沖動行差踏錯,恐怕會闖出不可收拾的大禍來。”

長樂公主面部的疹子已消褪大半,匆忙出來時便沒再帶帷帽,此刻面色泛著白,倒顯得剩余的幾顆疹子格外紮眼。但她已顧不得容貌,沉著臉問:“你們懷疑跟我三哥有關?”

謝巖沉吟道:“未必。”

景辭亦點頭,“看這張和行事細致,幾乎滴水不漏。但如此謹慎的一個人,怎會把郢王府令牌失落在灶膛前?還在小鹿相探時遺落,恰被小鹿撿去?”

長樂公主眼睛一亮,“你覺得……有人陷害三哥?”

景辭道:“張和應該是故意遺下令牌,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到郢王那裏。他可能是陷害郢王,但也可能就是想告訴我們,郢王才是背後的主使者。薛照意臨死時說得很明白,張和背叛了他們。故意遺落令牌,是不是同樣出於背叛,刻意暴露郢王?”

真作假時假亦真,何況牽涉的是當今皇子。若無確鑿證據,連長樂公主都不敢因為小小一枚令牌向梁帝進言。一個不慎,令梁帝起了疑心,今天這些查案的公主、臣子們,只怕都得搭進去。

長樂公主嘆道:“如今,我們只能指望著能抓到那個黑衣人了?”

謝巖瞅她一眼,“恐怕沒那麽容易。即便接近過他的阿原和蕭瀟,都無法描述出他的容貌,到哪裏找他去?即便找到,憑這人的身手,也不是一般人能抓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