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傾 七    死生契闊(第2/7頁)

黃梓瑕擡頭看著他,蓮萼般的小臉上,有著一雙清露似的眼睛。她的臉頰雖微有泛紅,但那雙眼睛卻是湛然純凈,望著他時,毫無半分情思。

她的心思,不在這裏,不在他的身上。

王蘊只覺得心口那種滌蕩的漣漪在瞬間平息了下去。他默然放開了她的手,一言不發地坐在那裏。

黃梓瑕將自己的手縮回袖中,五指不自覺地抓緊了身上的衣裙。

“你想問什麽呢?”王蘊緩緩開口問,“想知道當晚我的所見,想要和王公公一起調查鄂王那個案件,想要替夔王洗清汙名,是嗎?”

“是啊。”黃梓瑕毫不猶豫地承認,反倒讓他一時詫異,無法回應。

她擡頭看他,臉上露出一絲淺淺笑意:“王公公當時不是說了嗎?王府小宦官要避嫌,但前成都使君之女、瑯邪王家長孫的未婚妻黃梓瑕可不需要。”

王蘊心口那抹冰涼,終因她的“未婚妻”三字而煙消雲散。他舒展眉頭,凝視著她問:“然而,你終究還是一意要為夔王做事。”

她點頭說:“滴水之恩,尚且要湧泉相報,夔王於我有大恩,如今他遇到難處,我縱然結草銜環,也要報答他的恩德。”

王蘊不再說話,只點了點頭。

就在車內氣氛變得幽微之際,馬車徐徐停了下來。

“怎麽回事?”王蘊隔著車壁問前面的車夫。

“前方雨雪路滑,有一輛馬車傾覆在路上,附近坊內人正在搬運馬匹和車廂,請公子稍等。”

王蘊“嗯”了一聲,擡頭看外面正是太清宮,又見人群一時不會散開,便對黃梓瑕說:“好像聽到裏面的鐘鼓聲了,我們到太清宮裏看看,是不是在打醮?”

黃梓瑕便下了車,跟著他一起到太清宮內去。道士們都是熟悉王蘊的,上來延請他入內,笑道:“王公子來了,請容我等敬奉香茶。”

王蘊與黃梓瑕跟著他們進入暖閣一看,兩人都怔了一下。

夔王李舒白已經坐在那裏喝茶了。想來也是,他的車馬只早他們一步離開大明宮,這邊道路堵塞的時候,他應該也是被迎進太清宮來了。

可已經撞在了一起,再轉身出去自然不好看。

王蘊低頭微笑看了黃梓瑕一眼,忽然攜住她的手,領著她向李舒白走去,說道:“王爺今日也在此處,真是幸會。”

李舒白沒有回答,他的目光一直定在黃梓瑕的臉上,連他牽著的手都沒多看一眼。他凝視著黃梓瑕,神情尚未變化,眼中的光芒卻一時恍惚,縱然是素來處變不驚的人,此時手腕也微微一顫,手中的茶盞輕輕一晃,已經滴了兩滴茶水在他的手背之上。

他垂下眼,將手中茶盞輕輕放在桌上,然後擡眼看著攜手而來的他們,神情平靜得幾乎僵硬:“蘊之,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托王爺洪福,”他說著,拉黃梓瑕在自己近旁坐下,又問,“下官未婚妻黃梓瑕,王爺該認識,不需介紹了吧?”

李舒白冷冷一笑,目光依然盯在黃梓瑕的身上,緩緩說道:“自然認識,我曾與她破解當初你族妹失蹤之謎,也曾解過同昌公主暴亡一案,更曾帶她南下蜀地,助她洗雪冤屈,祭奠家人。”

黃梓瑕聽得他聲音平淡,卻不覺心口彌漫起一陣的酸楚,只能垂下頭,怔怔望著手中的茶盞。

王蘊不動聲色地笑道:“是啊,多承王爺厚愛,為我未婚妻梓瑕洗脫冤仇。不日我們將回蜀地成婚,屆時不知是否能過來向王爺辭行,不如就趁今日巧遇,先行謝過王爺。”

他分明有意在“梓瑕”面前加上“未婚妻”三字,李舒白何嘗不知曉他的用意,當下只冷冷一笑,目光轉向黃梓瑕,見她只低頭不語,頓覺一陣血潮湧上頭來,讓他氣息噎住,心跳微微一滯。

“何必客氣呢?”李舒白後仰身體,靠在椅背上,緩緩說道,“本王也曾虧欠黃梓瑕許多。至少,在有人意圖行刺時,本王當時重傷瀕死,是她將我從鬼門關救了回來。若沒有她的話,本王如今已不在人世。”

聽他這樣說,“意圖行刺”的王蘊頓時眸色沉了下來,雖然還敷衍笑著,但尷尬的氣氛還是籠罩住了三人。

“而且……”李舒白的目光落在黃梓瑕身上,又徐徐說道,“你未婚妻當初為洗雪冤屈,自願進了本王府中做末等宦官,有文書憑證,如今還登記在夔王府卷宗之中。如今本王倒想問問王統領,你要娶本王府中的宦官,又要如何對本王交代?”

王蘊沒料到李舒白居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不由得反問:“王爺的意思,如今黃梓瑕還是夔王府宦官?”

“畫押名冊尚在,未曾注銷。”李舒白淡淡說道。

“然而天下人都知道她是身懷冤屈,才會化身小宦官進夔王府,尋找機會為父母親人復仇。如今水落石出,王爺又何苦追究她當時的托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