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第2/3頁)

葉欽知道自己猜對了。

正如傳聞中所說,“海月鏡天”是鑰匙,第一關,開門的是溶進她血液中的魚龍之心玉佩。

成功打開了門,隱藏在黑暗中的未知仿佛稍稍退去了一些,葉欽擡腳向前,踏入這個與眾不同的“青石觀”。

與大門照搬照抄的風格一樣,進入觀門,映入眼簾的果然是她熟悉的小花園。

常年盛放的牡丹散發著幽香,巨大的櫻桃樹枝葉如冠。

葉欽移動到櫻桃樹旁,伸出手去找樹根處的洞。但找了一圈,也沒有能在櫻桃樹附近找到一個能夠容納相框和小木人的樹洞。

她後退幾步,擡頭看向樹梢的櫻桃和綠葉。

或許,腳底下這個青石觀,並不是熟悉的那一個。

離開前院,再往內走,在途徑三清殿時,葉欽再一次被攔住了。只不過她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淡定地將月紗系在門邊的樹梢上。

隱形的門悄然消失。

葉欽沒有急著往前,而是繞進了三清殿,自顧自地上了香。

行完禮站起身,她在離開一瞥之余,竟然發現了三清殿門口的功德箱裏被金銀珠寶塞得滿滿當當,殿外的另一條小徑上,還有腐爛的白骨堆放在一起。

她躊躇片刻,心中莫名覺得這復刻版的青石觀,不像是道觀,倒真如曾經那位紅衣女子所說,是一個讓人眼紅的寶藏。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葉欽仔細觀察通關的墻體,發現墻上的確有武器的劃痕。

看來曾經有人到過這裏,並且對方沒有通關的鑰匙,只能靠暴力拆解。

從枯骨的年份來看,恐怕距離上一個到訪者來訪,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心懷揣測,葉欽踏進了下一道門。青石觀最核心的元君殿就在不遠處。

從小將元君娘娘當做長輩,葉欽沒有過門不拜的道理。

殿中,葉欽點燃蠟燭,虔誠地上香,在行完禮後退出殿門。在離開時,她習慣性地看了一眼元君娘娘的塑像,腦海中忽然劃過一道閃電——

殿中的元君娘娘神情肅穆,面色冷凝,眼眸中仿佛含有雷霆之怒。但她熟悉的娘娘,卻是眉目含笑,溫柔慈和。

此刻,葉欽想起自己看過的資料。

在明朝之前,元君娘娘身為天師道祭酒,驅邪除鬼,性格堅韌。明朝之後,在朝廷的誥封下,元君的身份定位更傾向於女性的一面。因此,不同時期,塑像的風格也不同。

順著這個邏輯看,莫非她所在的這個青石觀,是復刻的明朝的那個版本不成?

明朝,恰好又是紫虛真人所在的朝代。

懷揣著滿心的疑問,葉欽繼續向前。在“海”和“月”之後,她順利地用明月鏡通關,來到了最後一道門前。

如果是她熟悉的那個青石觀,打開這扇門之後,應當是她熟悉的臥室——那個下雨天能夠賴在床上聽雨聲,下雪天可以趴在窗戶上看雪的地方。

這個版本的臥室,應該是什麽樣子呢?

葉欽的眼睛四周巡梭,很輕易地發現了一個凸出的平台。平日裏將軍喜歡立在這個平台上巡視,此刻,應當是最後一關的“鎖”。

葉欽上前一步,將黑色的天書放上去,等待最後一道門的開啟。

誰知還沒等她後退,一道箭矢破空而來!

她彎腰躲過頭頂的箭,腳下、腹部、腰部又感覺到了風,她迫不得已後退一步,扭身拔出桃木劍,將箭矢都擊飛出去。

與此同時,她跳上了擺放天書的平台。

機關的設計者明顯將這裏設成了唯一的安全區,在她跳上平台的同時,箭矢的攻擊放緩。

……可是究竟有哪裏不對?

“海月鏡天”中前三件寶物已經用過,這一關的鑰匙除了天書之外,難道還有其他的選項?

刷!

一道箭矢險險飛過,帶來的風吹動了天書的書頁。

葉欽的目光凝視著天書扉頁上那個新增的名字,半晌說不出來話。

轟!

“小心!”

葉欽能夠感覺到,在一瞬間,手中的書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將她從平台推下,一塊巨石從天而降,轟然落在她前一秒待的位置。

可她哪裏還顧得上其他。

她抱著天書,指尖劃過那個在她耳畔出現過無數次的名字:“鐘晁”。

一枚大石滾落。

眼看葉欽還抱著自己發呆,待在天書內部的鐘晁急了:“欽欽你在幹什麽?快點躲開啊!”

葉欽側身避開石頭,與此同時,咬破自己的指尖代替墨汁,塗在了鐘晁的名字上。

一個熟悉的虛影從天書中飄了出來,風一吹,晃晃悠悠。

“包、包裹……”

在哆哆嗦嗦的虛影的提醒下,葉欽打開了背包,成功地找到了一個紙人,鐘晁的影子被吸引,附在紙人上。

“哎呦我可凍死了。”紙人變成了熟悉的形狀,並且還生動活潑地打了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