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輿論導向(第2/4頁)

“老婆好厲害!”王浩瀚當著眾人狠狠誇贊。

一直沉迷科研,大齡未婚的羅曉冬羅專家,被喂了一大碗狗糧,感覺粥都是酸酸的,告退道:“那啥,我吃飽了,謝謝款待。對了我能用你家的電腦上網搜索一些資料麽?”

聶玉雙提醒道:“羅專家,上網時注意不要用自己身份或與身份相關的賬號登錄任何網站,包括發電郵、用通訊號。那些都可能直接被網絡安全部門鎖定、順藤摸瓜找到我們藏身的地方。”

羅曉冬保證道:“我懂的。我當年可是雙學位的博士,除了生化專業,我還略懂網絡信息技術。偽裝他人ID,翻墻去境外網站看帖子,這個對我而言都很簡單。偶爾用技術手段,借別人沉睡賬戶,傳個消息搞點事情也能做到。”

聶玉雙聞言不免心動道:“那羅專家,我想偽裝ID聯絡我以前的一位老領導,你能幫我技術指導一下不?”

“哦,這個啊,等我看看這邊網絡和設備配置行不行。一般在研究所有安全的專線網絡,比較容易避開普通監控。民用的設備就很難說了,而且你家還是用的還是米國人的W系統是吧?”

司凡凡不否認:“我知道市面上已經有國產的一些操作系統了可惜我沒裝。W系統本身有很多後門容易被植入木馬潛伏被遠程操縱之類的。您抽空給掌掌眼,我家這幾台機子本身配置不錯,是我們近兩個月才新買的,大多數元器件應該都是國產,並且在國內組裝,或許比舊機子‘幹凈’一些。只是系統這塊,我不太懂。至於網絡,我們這種平頭百姓肯定還是用的常規三大運營商提供的線路。”

“你家,或者這村子裏有沒有以前那種衛星接收器,俗稱天線鍋?”羅曉冬問了一句。

司凡凡回憶了一下:“村東頭有一家有,不過那個天線鍋銹跡斑斑,可能早壞了,否則他家搬走的時候就不會扔那裏不管了。”

羅曉冬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說道:“先拆過來看看,那個東西能改造一下,接到咱們國產衛星上,也許多條對外聯系的路子。”

於是王浩瀚過會兒出門的任務又多了一項,除了布置自動捕蟲器,還要將村東頭那家的舊天線鍋拆回來。

全家行動起來。兩個小朋友幫忙做家務,王浩瀚準備好捕蟲器出門在村子周邊完成任務,順便巡視一下外界情況。羅曉冬忙著從大白身上采集樣本,做好標記設計實驗流程。

在坐等王浩瀚回來的這段時間,聶玉雙和司凡凡也沒閑著,分頭搜集各種媒體消息,不光是國內媒體,也不僅限於帝都一地。

當初國內爆發病毒之後,歐米的媒體曾經一度誇大事實,有組織有劇本的進行大範圍抹黑我國的輿論攻擊。他們一面指責我國醫療體系落後、群眾生活習慣不衛生、環境汙染才引發了奇怪的病毒傳播;一面還說我們的體制不民主不透明、隱瞞了疫情真相、偽造數據,會給世界帶來巨大的風險。西方許多國家第一時間不是考慮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而是直接與我國斷航、終止貿易。

我國華裔、華僑在國外受到了惡意的打壓、侮辱和傷害,夢碎異地人人自危。國內的輿論咽喉,卻因媒體的資本屬性被控制在了西方勢力手中,敢說真話的被封號無法發聲,唯有炒作國內黑暗面的投機者,反而火速被捧紅,甚至在西方世界出版了一些所謂“記實”文學作品。

今天早上,帝都及南方幾個城市消殺通知一出,果不其然各種跳梁小醜就都紛紛冒出來了,或許是很多人周末閑著沒事,被網絡水軍攪動也跟著投入到了其中。

有人貼了一些極端的甚至很可能是提前就造好的假照片,汙蔑說南方某市傷患沒有得到及時救治,受到虐待和暴力關押;還有一批偽環保主義者、或自稱動物保護主義組織反對消殺工作,說會傷及大量無辜生物,呼籲大夥兒善待流浪動物。

司凡凡和聶玉雙能明顯分辨出,有一批故意帶輿論節奏的人,他們宣揚所謂自由,不斷挑釁歪曲事實,唆使不明事理的網友們質疑居家令的安排。

總有人腦子不夠用,被忽悠著真的不顧危險出門玩耍,還曬四處遊逛的照片。也有一些人本來是好心勸阻,貼了雨夜中的事故車、異常的蟲群路過的照片。結果被人利用、篡改,變成了汙蔑z府隱瞞實情、封鎖嚴重疫情消息的“罪證”。

可笑的是,諸多時事新聞的流量和關注度竟然比不過當日上午又爆出的國內娛樂圈醜聞高。那條醜聞一經發布,迅速占領各種媒體的頭條。更多年輕人跑去那邊紮堆站隊,而所謂民生、環境、甚至是關乎生命的疫情,熱度持續降低,逐漸失去關注。

畢竟全國那麽多城市,就算是帝都和南方某幾個城市發生了嚴重的流行疾病,與其他不在那些城市的人何幹?大多數人吃瓜看戲,作壁上觀,卻不知道早晚會被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