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歸去來兮(第2/3頁)

它不是一棟,而是數棟隨著山勢拔地而起的樓群。

那些樓宇或高大或低矮,或順著梯田層層疊起,如航船一般顯露出壯闊船體般乘雲破浪之勢,暢行在枝葉片片的茶海之中。

見到這個視頻的網友,耳邊盡是清風吹拂的聲音,樹葉摩挲的聲音,還有船只破開風浪的激昂。

他們恨不得親自走入這片山林,去看看這些令人舒適的建築究竟是不是美得和視頻裏一樣。

“這是哪裏?”

“視頻寫了桐鄉啊!”

“不可能,桐鄉是我老家,怎麽沒聽說建起了這麽一片樓?!”

網上關於桐鄉的議論,漸漸由《山水桐鄉》蕩漾開。

無數從大山走出的桐鄉人,見到這個視頻,都不敢相信這竟是他們的故鄉。

山是熟悉的山。

樹是產茶的樹。

但山林雲霧掩映的高大樓宇、廣闊房屋、船型大廈以及傍水廊橋,怎麽看都像是什麽繁華的旅遊城市,打造的人工景觀。

一切困惑都讓網友充滿了求知欲。

從來不會追根究底的家夥,都會認認真真再看一遍,等短短的進度條走到最後的攝制組。

然而,點燃他們久違旅遊熱情的視頻,沒有什麽攝制組。

桐鄉政府各個組織名字過去,只有簡單的“設計師:律風&殷以喬”“配樂編曲:佐特爾”,低調的表示著視頻的創作者。

當這條署名被截圖出來的瞬間,才真正將這則小範圍傳播的山水視頻,推上巔峰。

“這是律風和殷以喬的設計?這是我認識的那個造橋的律風?”

“啊啊啊佐特爾!我家佐佐居然給政府的宣傳視頻配樂啦!”

“我感覺這不是錄制的視頻,桐鄉根本沒有這些樓,難不成是建模?!”

各種討論,圍繞著本該普通的風景宣傳展開。

中華大地上相似的自然風光數不勝數,卻只有這一個桐鄉,擁有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現代建築。

更重要的是,無數大佬被律風、殷以喬、佐特爾的聯合創作炸了出來。

在他們偵探般銳利的眼睛裏,立刻就分析出來——

這如同真實的建築風光,其實是經過渲染的建築模型!

熟悉建模的人,都知道要做出這麽完整的概念,有多麽不可思議。

真實場景的茶海梯田群山,與虛擬構架的建築渾然天成,絲毫沒有cg、特效帶來的違和感,甚至讓觀看者蠢蠢欲動,升起馬上訂票去桐鄉的強烈欲望。

看過無數律風經手的神仙橋梁,網友仍是被他和殷以喬聯合出品的山水桐鄉,震撼得語無倫次。

短視頻極其適合呼朋喚友的分享。

不到一天時間,觀看次數超過千萬。

菲律賓摯友的榮譽稱號,足夠律風翻來覆去地登上國內新聞版面。

廣大民眾形成的“橋梁設計師律風”的刻板印象,忽然就被《山水桐鄉》打破。

殷以喬和律風相望相依的神仙兄弟情,已經讓不少人鎖死了建築橋梁二人組合。

現在,二人組一起搞建築了,難免眾人奔走疾呼——

我橋呢?

律工,您從菲律賓回來就不建橋了嗎?!

網絡驚恐有之,遺憾有之。

畢竟是菲律賓摯友獲得者、國家優秀橋梁設計師,在功成名就之後,選擇放下國家責任,去打拼屬於自己的事業無可厚非。

但他們依然心裏覺得惋惜。

多好的橋梁設計師,怎麽就被殷以喬拐跑去搞建築了呢。

沒有人回應的猜測,會在網絡慢慢發酵。

《山水桐鄉》明明只是一個宣傳視頻,突然在民眾心裏,成為了律風與國家設計院的公開道別。

大家還在惋惜悲嘆國家少了個優秀的橋梁設計師,忽然就出現了新的消息:

律風,好像建築設計更了不起!

有人反反復復觀看《山水桐鄉》,感覺到莫名的熟悉。

終於,他在佐特爾的視頻主頁,挖出了多年以前的《山水逍遙》。

不過是兩個陳年老視頻罷了,竟然與《山水桐鄉》無限重合,充滿了幻想照進現實的不可思議既視感。

山水逍遙,歸去來兮。

悠然田園,把酒東籬。

陶淵明千年前書寫的隱士情懷,在名為“歸去來兮”的建模師手中得到了完美展現。

此時,不需要誰站出來列明證據,網絡見多識廣的民眾,也知道“歸去來兮”是誰。

他設計的橋梁,曾讓無數人驕傲於中國的基建實力。

想不到他設計的建築,在更早的時候,已經令他們心馳神往。

網絡情緒從高亢到低落,又從低落回頂峰。

他們既高興中國多了一位優秀建築師,又惋惜中國少了一位橋梁設計師。

橋梁、建築不可兼得,煎熬得不明真相的網友抓心撓肺。

這群坐不住的網友,按捺不住激動,只好整日整夜地瘋狂呼喚親民的大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