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臥槽!(第2/3頁)

“但是,我們一直用的是國際最為先進的建築材料,始終跟德國、意大利、英國國際工程建築實驗室合作,絕對不能因為橋梁設計師的要求,改變建材的采購方向。”

她說話沒有島民們常有的口音,標準的普通話背後,代表的卻是整個歐洲建材商人的利益。

即使她語氣平靜,也給了島研院的人不少壓力。

因為,島研院一直跟島資實業合作,出手設計建造的橋梁、大樓都有島資實業的身影。

如果不是這間企業的支持,他們很多項目根本沒法展開。

於是,短暫的會議,得到了簡單的結果——

就算委員會為了旅遊通過了律風的設計,他們島研院也不能放任不管。

網絡熱議南海隧道,瞿飛最近心情絕佳。

他守著設計團隊,每天認真將完成的橋梁設計圖檢查三遍,還要拿出他珍藏的小本本,一筆一筆記錄工作進度。

然後,盯著律風發呆。

他從沒見過像律風這麽自律的人。

早上必定第一個到設計室,晚上全靠他催著人離開。

那雙漂亮的眼睛,總是離不開屏幕上的數據和手中的圖紙。

也許只有私人電話和微信視頻,才能叫他短時間走出設計室,擁有屬於自己的休息。

等到律風再次掛掉和殷以喬的視頻回來,就見到瞿飛叼著煙撐著下巴,微眯著眼玩味的神情。

“律工,你這麽急著想畫完設計圖,嘿嘿……”光棍瞿飛大膽猜測,“是不是想早點回家啊?”

律風被他戲謔的語氣,問得一愣。

跨海大橋的設計工作,決定了整個南海項目進程。

律風抓緊時間,跟設計師核對每一段的設計細節,當然是希望這個工程盡早進入審核階段。

但是,瞿飛這麽一說,律風才意識到,他期望圖紙完工提交審核的時間,卡在了某個特殊的點上。

無可否認。

“算是吧。”律風笑了笑,“瞿工您都說有我在,一個月就能完成,我不得給您這個面子?”

瞿飛聽了,哈哈大笑,“我能有什麽面子!師父說了,能在年底完成,就算革命勝利,千萬不能趕工圖快,得慢慢來。”

翁承先的這句話,律風也聽過。

可惜,絕對不是瞿飛這種心安理得的語氣,而是夾雜著對瞿飛毛毛躁躁粗心大意的叮囑。

瞿飛負責整個設計圖的整理,順便核實南海數據是否與設計師們繪制的圖紙相符。

在律風看來,如此精細的工作,交給瞿飛簡直充滿了風險。

以至於他放不下心,總會反反復復再次核對,然後發現……

瞿飛竟然幹得挺不錯的。

設計橋梁,數據為先。

哪怕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也難免會出現一兩處疏漏,需要人為核查比對,才能夠確保圖紙無誤。

瞿飛這樣生性散漫,大大咧咧的家夥,不止一次看出設計問題。

無論是橫梁節點的螺母類型,還是等比縮小的長度標注,他都能皺著眉,拿起紅筆圈一圈,告訴設計師:你這個不對,應該是這樣。

律風對瞿飛的最後疑慮,都因為長久的相處打消。

人不可貌相大約就是瞿飛這樣的。

滿臉寫著“不靠譜”,真正做起事來,並不比律風接觸過的老設計差多少。

難怪他能成為翁總工的徒弟。

律風坐回位置,感慨道:“雖然翁總說慢慢來,但是我覺得他恨不得我們能再快點。”

他進入國家設計院多年,沒見過哪位總工程師,天天到設計室看他們的進度,即使人來不了,也會叫瞿飛做一個簡單匯報。

他隔著房門,都能聽到瞿飛的大嗓門,樂顛顛地說:“師父,沒問題,你得信我!”

一聽就十分不可信。

瞿飛抓了抓頭發,嘆息一聲,“老頭子嘛,年紀大了,主持這個項目肯定心急。”

他抽一口煙,齒間逸散出淺淡的煙草氣,帶著掩蓋不住的傷感。

“南海隧道整個項目,正常開工到結束,少說十年。我們這些做設計的,畫完圖,交給工程隊就算完工。可他當總工程師,得從頭看到尾。”

瞿飛的聲音壓得很低,“上一位總工,看了南海隧道二十多年,都沒能等到它開動的一天。”

律風微微皺眉,還沒問出心中的疑問,卻聽瞿飛悵惘說道:“一個人能有多少十年、二十年呢。”

“我們這些人能坐在這裏給南海隧道畫圖,都算是一種幸運了。”

南海隧道從1998年起,就召開過學術研討會。

首屆參與項目研究、甚至負責項目的相關人士,不知道換了多少屆,又走了多少人。

可瞿飛的語氣,不像是旁觀的後輩,更像是陪伴著上一位總工,看盡了二十年徒勞的記錄者。

南海隧道項目信息一切成謎,如果不是翁承先告訴律風,這個項目還存在,自己就是總工程師,他可能查不到任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