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3頁)

等她說完,蘇如是臉上松快了一些,道:“如今你身份不同了,容氏在你面前說話也得陪著千百個小心。你和你夫君說開了也好,夫妻兩個不該有秘密的,他也果然是個好的,沒有把你當成異類看。有他幫襯著,寧北侯府作不出什麽幺蛾子。”

聽到師父誇自家男人,姜桃甜蜜地笑了笑,“他是半點兒沒有見怪的,只心疼我罷了。還因為我說了從前的事,他暗中幫著我出氣,把容氏的生意全給按住了。進項被人拿捏了,估計那家子短期內是不會出來惹是生非了。”

蘇如是笑著點了點頭,姜桃又說起宮裏的事,“那次進宮給太皇太後賀壽,她一開始是因為覺得我在宮裏被人為難,受了委屈,所以待我比旁人親厚。後頭就是沾了您的光,她老人家還不止提了一次,說等您來京了,讓我和您一道進宮去看她。”

在姜桃的認知裏,蘇如是和太皇太後雖然身份有別,但愛好相同,太皇太後格外喜歡她的刺繡,正是因為太皇太後的賞識,蘇如是才會被世家豪門奉為上賓,兩人應該也能稱得上是知音。

但聽她提到太皇太後,蘇如是面上的笑容反而淡了不少,只道:“有機會再說吧。”

姜桃聽出了她話裏的敷衍,敏銳地覺得有些不對勁,但蘇如是趕了許多天的路,說了會兒話就露出了疲態,姜桃也沒在這個時候追問,扶著她去床上歇息。

安頓好蘇如是之後,姜桃回到正院。

姜楊已經被蕭世南和小姜霖拉走,秦子玉也不在了,只有黃氏坐在桌前一邊喝茶一邊和小丫鬟說話。

“怠慢了,”姜桃出聲致歉,“當時和義母分開得匆忙,許多事都沒來得及提前知會,剛和她解釋耽擱了一會兒工夫。”

黃氏剛還很自得其樂的,聽到她這麽說反而不自在起來,連忙道:“別別別,你這麽客氣,我反而不好意思了。按著身份品級,我連進你家門的資格都沒有呢。”

姜桃也不同她客氣了,挨著她坐下後笑道:“來京城一段時間,不自覺地就規矩多了起來。快和我說說,你家子玉怎麽那個打扮?還給我們阿楊提書箱包裹,乖順得不成。”

黃氏驕傲地揚了揚下巴,說:“乖吧?就這還是我好不容易幫他爭取來的機會。”

這事還得退回到八月去說。

八月鄉試成績出來,姜楊和賀志清、秦子玉參加完了鹿鳴宴就收拾包袱回鄉。

回到縣城,姜楊的風光就別提了,秦知縣親自相迎,看見他比看見考了第一百名的親兒子還激動。

秦子玉當時還吃味了,不過他也知道自己能僥幸考中,全靠臨考前姜楊推了他一把,所以也沒表現出來。

而且他鄉試這一百名都很吃力,想往上考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姜楊鄉試名次那麽好,不出意外怎麽也能考中進士。兩人如今雖然同為舉人,但往後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姜楊名聲大噪,回槐樹村辦了三天的流水席,而後就把姜老太爺和老太太接到了縣城去住。

後頭他依舊在家看書,但少年中舉,哪裏是他想清靜就能清靜得了的?

從前那些被姜老太爺輩分壓著的親戚也躁動起來,什麽說親做媒的,想把自家田地掛靠在姜楊名下免賦稅的,見天地往茶壺巷去。惹得姜楊不勝其煩。

後頭秦子玉被姜楊指點了才考中舉人的事也不知道怎麽傳出去了,這下更不得了了,傳的神乎其神的,都說他文曲星下凡,自己會讀書還不算,教人的本事也是一絕。

這下子可不只是姜家的親戚了,縣城裏但凡想讓孩子走讀書路子的,都一股腦兒地往孩子往姜楊面前送。

姜楊說自己這年紀還不到能收學生的時候,那些人不聽,以為他是謙虛,就把自家孩子打扮成書童,說不當學生也成,就當小廝書童跟著他就行,耳濡目染的肯定也有效果嘛!

姜楊都快愁死了,鄉裏鄉親的也不能鬧得太難看,推拒了不知道多少人。

後頭黃氏知道了,就把秦子玉也打扮了一下,塞到了姜楊跟前。

旁人一看,嚯,好家夥!知縣家中了舉人的公子都來當書童了,誰有那個膽子,誰有資格同他競爭?這才歇了心思。

也就是那時候,姜楊覺得自己考完回來待了一個月,一天安靜的書都沒讀到,幹脆早些上京吧。

黃氏早就想來京城了,就怕姜桃進了高門大戶受委屈,兩人一拍即合,再去知會一聲蘇如是,一行人就一道來了。

姜桃聽得肚子都笑痛了,抹著眼淚花說:“那之前讓子玉扮書童只是權宜之計,路上就該讓他換回來的。怎麽到現在還那副打扮,他好歹是知縣家的公子啊。”

“我也是有私心的嘛,他明年二月的會試肯定是不成的。下一次會試在三年後,中間這三年我肯定不能陪他一直在京城待著,但是又怕他一個人在京城被繁華迷了眼。讓他給阿楊當書童正好,我也省心。就是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麻煩,畢竟他往後三年一直要在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