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3頁)

所以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他也並不後悔。

但這些都無須解釋,他本是該死之人了,不配和承德帝解釋什麽。

“那藥方聖上留著,配出丹藥吃上一個月,身體的毒便沒有什麽大礙,也不會影響您的壽數。奴才……不,臣去了。”

言罷蘇全便咬爛了牙裏的劇毒,頓時七竅流血,氣絕身亡。

隨後承德帝列出一份名單,交給自己的暗衛去辦。

而此時蘇全的屍首還留在禦書房內,受過嚴格訓練的暗衛目不斜視,視若無睹,卻嚇壞了後頭進來伺候的小太監。

“蘇公公這是……”

隔了好半晌,承德帝都沒有說話,小太監自覺失言,立刻跪地磕頭請罪。

“蘇全為朕試毒而亡,厚葬了吧。”

小太監這才戰戰兢兢地應是,隨後喊來其他人一道將屍身擡了出去。

禦書房內又只剩下承德帝一人,空曠的殿內落針可聞。

坐了不知道多久,承德帝才再次喚來暗衛,讓他去查先帝時期的暗衛統領的身份。

太監死後只能葬入恩濟莊,他還是想把蘇全葬回自家祖墳。

做完這一切後,承德帝脫力地斜靠在龍椅上。

到了這一刻他都不得不說,他的父皇把他算的死死的,都到了此時,他心底對蘇全依舊是恨不起來的。

所幸,等他再為蕭玨鋪一段路,他也終於可以解脫了。

……………………

盛夏的時候,皇帝頒布了罪己詔,也開了國庫賑災。

姜桃所在的小縣城經過三個月的休整已經恢復了一些從前的樣子。

朝廷下發的賑災錢來的慢,而且雖然聽說一下子拿出了數百萬兩,但是受災的地方不少,分到家家戶戶不過也才十來兩銀子。

十多兩銀錢平時看著還不少了,但此時用來重修房子卻是不夠的。

但好在黃氏用姜桃的法子籌措賑災銀錢也有了效果,一共籌措到了七八萬兩。這其中一部分先是填了官糧的缺口,後頭等駐軍離開了,黃氏便立刻寫信給娘家道明原委,把米糧和錢都補了回來。

小縣城人口不過萬,加上附近十幾個村落,登記在冊的人口一共不到兩萬。

黃氏又貼了一些,家家戶戶又分得了五兩。

但加起來也不到二十兩的貼補,修葺屋子還勉強夠,但重新蓋房子卻是怎麽都不夠的。更別說不少人家裏還有傷患,那更是需要一大筆銀錢來醫治。

一時間不少人家都在賣地。

畢竟房子是沒了,地契還是作數的。

茶壺巷這邊賣地的也不少,姜桃和王氏、李氏都是有余錢的人,不在此間行列。

後頭孟婆婆和楊氏她們幹脆就買了這巷子的地,這樣日後大家在一處做工也方便。

姜桃還問過她們需不需要幫忙,畢竟茶壺巷的地也不便宜,她們雖然做工有段時間了,但家底肯定不算豐厚的。

不過孟婆婆她們卻說什麽都不肯姜桃再幫忙了,說先買了地安頓下來,房子破敗一些也無妨,先住著就是了。

後頭李氏也說若是她們不在意的話,可以先去她家住著——陳大生在地震裏死了,因為酗酒過度醉的失了神智,李氏當時足足喊了半刻鐘都沒把他喊醒,便只把他拖到天井裏,還拿了油布給他蓋上,自己帶著女兒和姜桃一道走了。

李氏家的房子受災不算嚴重,照理說天井裏的陳大生並不會死。

但也不知道他後來怎麽想的,竟又回到屋裏睡下,還正好睡在房梁下頭。

實在是應了那句“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但總的來說,除了陳大生這種自尋死路的,小縣城裏的傷亡已經比附近其他受災的地方小了數倍。

後頭秦知縣還得了上頭的表彰,說他管理有方,還賜了二百兩賞錢給他。

二百兩銀子不值當什麽,但得了表彰可是讓秦知縣美得整個人都飄起來了,甚至還找了個漂亮的紅木盒子,把那些銀錠子都裝了起來,準備放在縣衙裏讓眾人瞻仰。

但秦知縣怎麽也沒想到,一覺起來那二百兩銀錠子連帶著紅木盒子都不翼而飛了。

再大膽的賊也不敢偷到縣官家裏啊!秦知縣還不至於糊塗到立刻喊人來抓賊,只尋了下人來問誰進過他書房了。

下人說沒外人來過,只太太早上來了,抱著個盒子走了。

得,原來是是黃氏拿的。

秦知縣從前對黃氏就沒什麽脾氣,地震之後就更別說了——先不說黃氏當時的堅持救了他和兒子,就說後頭黃氏身先士卒出去幫助受災的百姓,贏得了一眾百姓的盛贊,還有她想辦法瞞著駐軍把官糧的數給補了回來這兩件事,讓黃氏在家裏的地位越發高了。

“那太太從書房出去之後呢?在後院還是去別處了?”

“太太讓人套車去茶壺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