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2頁)

大掃除完畢之後,還要在陽台掛上小小的紅燈籠、在玻璃窗和玻璃推拉門上貼窗花、大門口貼春聯和福字。

媽媽已經想好了年花要買哪幾種,盆栽買水仙、蝴蝶蘭、仙客來,插瓶的買冬青、臘梅、銀芽柳,但是一直沒找出空閑去花卉市場。

“你過年的新衣服還沒買呢!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有空逛街!”媽媽手機備忘錄中的待辦事項堆積了好幾頁,“最近發型工作室打電話問我要不要去做發型,美容院也問我要不要去做臉,可是我哪有時間啊?”

方玉瓷也不敢小瞧這些瑣碎的事情,她過掌管過後宮,知道這些小事加起來要耗費多少時間精力。

何況媽媽年前要做的事情,橫跨禦膳房、尚衣局和尚宮局三個部門的負責範圍,媽媽一個人要做三個部門的事!

而且在古代的時候,春節差不多提前兩三個月就要準備起來,如果要準備什麽難得的食材、難繡的衣服,提前半年一年都是尋常。

現代人不再有這麽多時間精力籌備春節,當然古代的普通老百姓也沒有。

方玉瓷將媽媽手中的事情接手了一半,又幫著媽媽準備過年要送的禮品。

俞靜嫻列出一個長長的單子,上面寫的都是開公司要維護好的關系,供應商、合作商、采購商,還有相關部門的人員……大人物要送、小人物也不能落下,畢竟有句話叫縣官不如現管。

送禮這件事方玉瓷熟練地很,從她當上貴妃之後,每逢年節要賞賜的人是俞靜嫻單子上的百倍。

既然送禮是為了公司而不是為了私交,那麽禮品要做到的就不是貼心,而是硬通貨。

煙、酒是最好的選擇,對方家裏沒有人抽煙喝酒不要緊,這份禮送出去不是讓對方自己抽掉喝掉的,而是拿到商店裏立刻就能被回收,兌換成錢。

但是只送煙酒,給人的感覺又太冷冰冰了些。方玉瓷看到媽媽絞盡腦汁地給每家再添上一樣其他禮品,對媽媽說道,“不必這麽麻煩。”

“每家添上一個水果禮盒就好了。”

俞靜嫻搖頭說道,“你不懂。”

俞靜嫻送禮的人家沒有哪家缺水果吃,過年時收到的水果太多,最後恐怕都是放爛了扔掉。

而且水果禮盒不夠高档,也沒有明碼標價,就算花上千塊錢拼個禮盒,在對方眼中也不過是一小盒水果而已。

然而俞靜嫻話音剛落,就聽方玉瓷說道,“水果禮盒也不必放什麽進口水果,隨便放些賣相好的水果就行了,重要的是水果禮盒中的紅包。”

“紅包的金額可以自由調整,從幾百到幾萬都可以。”

“大人物送煙+酒+水果禮盒,小人物也不必再送煙酒,直接一個水果禮盒裏面放一兩千的紅包就行了。”

“這樣只要把每家禮品的總金額規定好,用這三樣湊齊就行了,能快捷很多。”

俞靜嫻瞪大眼睛,她剛說完女兒不懂,沒想到女兒比她還要懂?

“你一個學生,這些都是從哪裏學的?”

俞靜嫻也是今年覺得女兒長大了,送禮的事情才沒有避開她,想著讓女兒慢慢接受這個社會的真實面貌。

俞靜嫻還做好了女兒對她說“送禮不對”的準備,沒想到女兒不但順順利利地接受了,而且手段比她還要成熟圓滑?

方玉瓷含糊著說道,“送禮這件事不是自古有之麽……”

水果禮盒中塞紅包不是常規操作麽?反正她剛升到妃位的時候,收到的禮物裏沒少夾銀票。

再後來升到貴妃後,反而沒什麽人夾銀票了,大概是覺得銀票這個東西太簡單粗暴,怕惹得她不高興。但是禮物都一個比一個貴重,枕頭大的和田玉兩只、貓眼大的海水珍珠一匣子、比聖誕樹還大的珊瑚樹一對……

方玉瓷想到這裏,又補充了一句,“送禮單子上特別重要的人,就不要直接送紅包了,換成玉石之類的吧。”

方玉瓷想到現代佩戴玉石的機會要少很多,玉石也不太好出手,改口說道,“不,換成金子吧,圖案吉祥又有分量的新春金條之類。”

俞靜嫻嘆了口氣,“唉,行吧。”

雖然不知道女兒小小年紀為什麽會懂這些,但是女兒的每一條建議都很實用,俞靜嫻最終還是決定全盤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