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正文完(第2/3頁)

於寒舟和賀文璋這一陣卻很忙。

賀文璋在翰林院任修撰三年了,翰林院每三年會有一次考核,留館或者散去六部、地方,他得為著前程規劃一番。

留館肯定是最好的。以他的表現而言,留館也是毫無疑問的。

但是賀文璋跟別人不同,他因為之前二十年的經歷,所以很不想長久生活在一個地方。

去地方任職?皇上不見得會允許,而且那無異於每三年換一個地方困著。

至於等孩子十二三歲,可以丟開手了,再四處行走?賀文璋覺得自己從前想得悲觀了,看看珠珠現在,隨時隨地可以丟開手。

有祖母,有小叔,有弟弟,還有喜歡的二叔,便是他們兩個不在身邊,也不礙著什麽。

再說了,若是珠珠不適應,那就把她帶上好了。她如今三歲了,健健康康的,不怕路程顛簸。

於是,賀文璋開始準備蒙學擴建的事宜。卻不是在京城擴建,而是各州府都設蒙學。

這幾年中,賀文璋每年都會寫幾道折子,給皇後觀看。今年,賀文璋不僅寫了折子給皇後,還寫給了皇上一份。

言說蒙學的好處,及必要性。

他列舉了蒙學結業的學員,在結業後的生活中有什麽出眾表現。譬如在鄰裏間的威望,調節鄰裏紛爭,引導流氓向善,匠人打造的產品更實用,農家子耕種畝產提高,等等。

總之就是,讀書啟蒙使人開智,身體更健康,生活更出色,跟入學之前有明顯的提高。

皇上看見他寫的厚厚的折子,上面列舉的姓名、住址、具體事例,便知道賀文璋不是忽然興起寫這個,定然有所求。

他直接回了:“朕沒有那麽多銀子建許多蒙學!”

他沒有,皇後也沒有,國庫更沒有。

賀文璋不氣餒,繼續勸說,甚至還勸他微服私訪,親眼看一看。

說得再多,不如看一眼。

皇上被他勸得煩了,就出宮了一趟。心想著,只要他出宮看一眼,再回絕他,他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但是皇上看了一回,卻是動容不已。

因為那些結業的學員,雖然不再穿著蒙學的統一長袍,而是普通人穿的衣物,但是看起來就跟周圍的人不一樣。

眼神更明亮。

腰板更挺拔。

舉手投足,接人待物,都透著一股講究。這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東西,可以稱之為精神面貌。

皇上動容了,但是想想國庫裏的銀子,狠狠心又拒了。

“此計,為長久計。皇上若不能在各州府都建,不如挑一兩個州府先建著?”賀文璋退了一步。

這下皇上就不為難了。

“準了!”

建一座兩座蒙學,國庫還是有這個銀子的。

選哪兩個州府建蒙學,便要經過認真挑選。賀文璋早就挑好了的,呈上六個名額給他:“臣以為,這六處都不錯。”

從四十多個州府中,挑出來六個,然後又從六個當中選出兩個來?

“都建了吧。”皇後知道後,說了一句。

勒勒褲腰帶,緊吧緊吧,也就過去了。

讓天下百姓,諸多學子們都看明白,皇上心系天下,極重視讀書。

最終,選出六個地方建蒙學。

銀子批下去後,皇上就開始擔心這些銀子被貪墨了,蒙學建得不如想象中的好。

賀文璋理所當然承擔了巡察禦史的差事。

他要在六個州府都走一遍,看看賬目,看看蒙學的選址、布置、師資、入學情況等。

他一個人出門,身邊沒個知冷知熱的人照顧,像話嗎?

侯夫人覺得,像話,很像話。

別又把她大兒媳帶走,曬得又黑又瘦的回來。

但是賀文璋不聽,非要把他媳婦帶走。

珠珠三歲半了,已經懂得父親母親出遠門的意思了,出乎意料的,她竟然說:“我要跟母親一起!”

所有人都很詫異。

因為珠珠從小就不黏於寒舟。她從小在正院長大,跟侯夫人、文琮還更熟悉些。而且她喜歡玩,跟誰都能玩一起,跟文琮繞著侯夫人玩,纏著賀文璟玩,跟陸雪蓉也能玩。所有人都以為,賀文璋和於寒舟出遠門,她並不會鬧著要跟。

她的確也沒鬧,只是很堅定地說:“我要跟母親一起。”

抱著於寒舟的腿,不撒手。

於寒舟知道女兒的脾氣,彎腰摟了摟她說:“很辛苦的,你不怕嗎?”

“不怕。”珠珠搖頭。

但是孩子的話,不能當真。她沒經歷過,哪裏知道辛苦是什麽?

於是,賀文璋和於寒舟兩人演練了一遍。裝了車,帶她去溫泉別莊走了一趟。

讓她知道馬車顛簸的滋味,知道被風吹痛臉的感覺,知道到了地方,父親母親要出門辦事,她只能跟丫鬟和乳母留在陌生的宅院裏等待的滋味兒。

珠珠的確有些不適應。但是這時,她還沒改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