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3頁)

“我找忠勇侯府找他!”安二哥坐不住了,奔上門去。

結果府中小廝並不帶他進府,而是讓他在門房處等候。待通稟一趟,回來卻說:“我們大爺不太方便,請您改日再來。”

安二哥氣得眉頭倒豎:“改日再來?改日他上門跪著求我,我都不來!”

怒氣沖沖,拂袖而去。

回到家中,跟安二嫂一通控訴:“這是親妹子!居然不叫我進門!打算這門親戚便不做了嗎?”

安二嫂則道:“我不是心疼銀子。幾百兩銀子罷了,就當是我送妹妹的。可是我拿她當妹妹,她卻拿我當什麽?我幾次與她說起,她明知我是姑射真人,卻只字不提!”

兩口子氣得晚飯都沒吃。

第二日,這事被安夫人知曉了,卻是老二兩口子抱怨起來被她聽到了。安夫人冷笑一聲,說道:“是我不讓她說的!”

安二哥驚得瞪大眼睛,不信地說:“母親,您就別給她開脫了!無論如何,這事她做得太過分了!”

“那日你妹妹來,你和你媳婦在吵嘴,還打起來了,記不記得?”安夫人波瀾不驚地看著兩人,“你妹妹那日便想告知你們,我嫌你們兩個蠢,以至於被一個比你們還沒腦子的人給哄了銀子,想瞧瞧你們幾時反應過來,故意不讓她說。”

“母親,您怎麽這樣?”安二哥聽了,又氣憤又委屈。

安夫人哼了一聲,道:“讓我看看,你們幾時再打架!”頗具威風的眸子,瞪著兩人,“因為莫須有的事,鬧得一點臉面都沒有,還好意思怪別人!”

見安夫人秋後算賬,安二哥和安二嫂都不吱聲,低著頭聽訓。

然而安夫人雖然解釋過了,安二哥和安二嫂卻仍舊沒有原諒於寒舟。明明是親妹子,這件事做得也太不地道!

此事大白後,倒也不全然是不好的事。

賀文璋的話本子賣得更好了。

原先只聽過他的名頭,卻沒有下過手的人,此時紛紛下手購置了些。想要瞧瞧,侯府公子寫的話本,究竟有什麽不同?

與此事摻和不深的人,提起長青公子,都是滿口贊嘆:“忠勇侯府的這位公子,有一副慈善心腸。”

不是誰都能拿出那麽多的銀子,來養一些與自己無幹的人。

而且,如此淡泊名利,不求虛名。

侯爺這陣子在外面行走,也是腳下生風,頗有面子。

同僚們見了他,都要贊上一句,他養了個好兒子!

原因是賀文璋病了許多年,身體才好,便寫出對工部徐大人有啟發的《機甲少年》一書。又不惜大筆銀子撒出去,創辦了常青書局,資助了不少家中貧寒的書生。

常青書局的事,就連皇上都有所耳聞,還親口贊過背後之人胸懷憐憫,是個仁善之人。為此,滿朝文武,見了侯爺都是一句誇贊之言。

至於妻子曾經被坑了錢?都是些小事,男人們不會因此紅臉。

而曾經想要收賀文璋為關門弟子的孫先生,此時也頗為驕傲,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

這一日,他使人給侯爺下帖子,請侯爺上門一敘。話中,又透露出想收賀文璋為弟子的意思。

“去年我便十分中意他,覺得他是個謙遜博學的好孩子,今日才知他如此仁善,若能收他為弟子,我一生圓滿矣!”暗示侯爺回去後,再勸一勸賀文璋,盡量勸說他應下此事。

“犬子年輕任性,又愛胡鬧,擔不得您如此高的褒獎。”侯爺謙虛地道,“待我將他教導一番,再來侍奉您。”

孫先生聽到這裏,就很滿意,待送走侯爺後,還高興地使人燙了酒,喝了幾盅。

侯爺回到府中,便命人將大兒子叫去書房。

“孫先生想收你為弟子。”待大兒子來到跟前,侯爺開門見山,直接說道:“我認為你應當同意此事。”

本來侯爺以為還要再勸一勸,沒想到賀文璋點頭應了:“是。承蒙孫先生看重,兒子深感榮幸。”

聽他如此輕易就點了頭,侯爺還有些意外,看了他幾眼,道:“可是改主意了?”

上回跟他說此事,他還一臉猶豫。遊玩了半年回來,這是改主意了?

“是。”賀文璋點頭道,“男子漢大丈夫,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才不枉來世上走一遭。明年便有秋闈,我打算下場。在此之前,拜個先生,正當助益。”

說完,對侯爺行了一禮:“多謝父親提點。”

父子兩個又說了會兒話,賀文璋便退下了。

走出書房後,他擡頭看向上方的天空,清俊的面容沉著而堅毅。

舟舟想要出去玩,他便陪她。待日後兩人有了兒女,需要為兒女打算時,他不能毫無準備。

所以,明年秋闈他要下場,把舉人功名拿到手。

常青書局這一日開張時,與往日不同。

本來林立的書架,被拉開了一座,露出了雪白的墻壁,上面貼著一張紅紙,覆蓋了半面墻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