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2頁)

新書問世後,他果然被罵了。

“不知道收了多少銀子,竟然增加了兩個位置!”

“鉆進錢眼兒裏了!”

“庸俗!此人文筆出眾,為何心性如此庸俗?”

看到扉頁的時候,他便被罵得厲害。待看到書中內容,更是被罵得狗血淋頭!

“他全然是鉆錢眼兒裏了!”

“也不知這些商人給了他多少銀子?”

“呸!我再也不看這滿是銅臭味的書了!”

有人把書一扔,唾了一口,徹底脫坑。

然而更多的人卻湧去了書中所提及的兩家店鋪,一家是賣衣裳的,一家是賣首飾的。

書中提及這兩家店鋪的場景,一看便十分敷衍,其中一處寫道:“少年低頭看著自己身上的襤褸,再看看其他人的光鮮,他摸了摸錢袋,遂挺胸擡頭,闊步走進xx布莊。”

另一處寫道:“少年看見那對未婚夫妻十分恩愛,心中艷羨不已。他想著,日後他有了心上人,也要為她花錢買珠寶。手摸了摸錢袋,他轉念又想,可以現在先買了,存起來,等到有了心上人,就可以直接送她了。遂昂首挺胸,大步走進xx銀樓。”

這是因為不少商人受到點心鋪子、木匠鋪子的啟發,又看到什麽東西沾了長青公子的名兒都好賣,便起了念頭。紛紛寫信給他,請他宣傳自家的生意。

賀文璋想著,有錢不賺白不賺,便應了其中兩家,打算試試看。

不能一下子都應了,挨罵不說,效果也不好。

這一日,他牽著於寒舟出門喝茶,在茶館裏就聽到許多人罵他。

“呸!本以為他是個郁郁不得志的書生,沒想到他如此軟骨頭,淪為滿身腐臭,我再也不會看他一本書!”

“就是!還添加了打賞榜的位置,這種軟骨頭寫的文字,不值得一讀!”

“他這本書寫的都是什麽?早已經沒有了先前的靈氣,根本就是為了騙錢!”

“可恨庸碌之人看不穿,盲目追捧,實在令人痛心!”

聽著諸多“痛心疾首”之語,賀文璋垂眼飲茶,面上一點波瀾都沒有。

於寒舟沒覺出他情緒有波動,但還是覆上他的手,關切道:“還好嗎?”

賀文璋擡起頭來,唇邊湧起一點笑意:“有何不好?”

為何不好?他的書迷越來越多了,賺的銀子也越來越多了,如今各州府都有人在看他寫的東西,他再快活也不過了!

於寒舟見他果真沒放心上,便松了口氣,也笑道:“你不被影響就好,我們都等著你賺錢養活呢。”

她之所以說“我們”,便是將常青書局也算上了。

“待會兒我們去常青書局瞧瞧。”賀文璋遂道。

兩人喝完茶,便往常青書局行去。

陳掌櫃遠遠瞧見兩位主子,忙上前來行禮:“東家。”

“在外不必多禮。”賀文璋擺擺手,往裏面看了一眼,問道:“近來情況如何?”

陳掌櫃每十日向他匯報一次,本來也到了匯報的時候,便道:“一切都好。”細細說了起來。

然後又道:“只是,近來不僅僅是貧家子弟來讀書,因著常青書局的氛圍安靜,許多家中不貧寒的人也來。”

說到這裏,陳掌櫃撓了撓頭,頗有些無措。

原先定的規矩是,只有家中貧寒的人可以來此讀書。需得登記姓名,住址,籍貫,然後有兩人作保,證明信息真實,然後發放一塊竹牌。

持有竹牌的人,可以來此讀書。筆墨紙硯等,皆不收費,可以任意取用,只是不能帶走。

沒有竹牌的人,也可以進入,但是只可閱覽,不可使用筆墨紙硯等,也不得借書回去。

“咱們書局地方還是不夠。”陳管事說道。

來閱覽書籍的人多了,地方就顯得不夠了。常常有手持竹牌的人,因為裏面坐滿了而進不去。

但是先前並沒有說,什麽人不能進入,什麽人優先進入。發生此情形,陳掌櫃便有些束手無策。

“容我回去寫個章程出來。”賀文璋沉吟片刻,說道。

見東家並不慌張,陳管事頓時放心幾分,拱手道:“恭送東家。”

賀文璋和於寒舟回了府。

進了長青院,賀文璋徑直往書房走去,開始寫起了章程。

他一開始創辦常青書局,只是為了造福貧寒子弟,為自己和舟舟博取清名。如今的情形,跟他最初想象的有些不同。

不過,也不是壞事。

他提筆寫章程時,第一條便是,書局擴建。

若是鄰裏肯割讓,便買下店面。若是不肯,便設置分號。

讀書不是壞事,讀書人多了,可以富國強民,所以應該鼓勵。

第二條便是,收費。

家境不貧寒的讀書人要來,來便是了,但是每月需繳納五兩銀子的讀書費和紙筆損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