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2/3頁)

原本她沒想過和紅旗日化廠有牽扯,私下在黑市賣香皂悶聲發大財就好。可是原材料的短缺讓她不得不面臨一些現實問題,就是如何合理地大規模地去購買原材料而不引起其他人懷疑。

七十年代很多材料必須要有工廠出示的證明才能買到,如果私底下一點點地收集無疑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得不償失。她空間內的東西有限,總有全部用完的一天,必須早做籌謀。

所以,和日化廠合作勢在必行。

她和日化廠合作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她曾經不著痕跡地跟何詩曼打探過日化廠的信息和工人情況,一共做了兩個計劃。

今天等實地考察完日化廠,再決定取用哪個計劃。

趙玉珍笑容滿面地拎起包,把小呂支回國營百貨工作,自己作陪,準備和他們去一趟日化廠。

一路上,許加略顯興奮地追問關於香皂的問題,一個勁兒地說他們廠裏有救了,等制出香皂,絕對可以吸引省城日化廠在這辦分廠。

範晴雪失笑的搖搖頭,剛才她可是聽出來省領導的意思了,臨景市不會列入考慮,省城大領導中意的是管理完善、生產設施完善、有完整供銷渠道的淶陽市日化廠,而不是“三無”的紅旗日化廠。

即使紅旗日化廠短期內可以做出香皂,也還是跟淶陽市日化廠的差距太大了。

這個許廠長想的太簡單了。

而且三兩句話的功夫,他就把自己的底牌亮了出來,搞得範晴雪都不用費心思考慮如何談判加碼,就已經十拿九穩了。

這個年代的國營企業還沒有破產一說,再往後十年,紅旗日化廠絕對會是第一個因為虧損而破產的企業。現在要不是有政府扶持,廠裏連工人工資恐怕都發不出來。

趙玉珍扶扶額,懶得提醒這個憨憨。

當初日化廠裏那麽多青年才俊,老廠長怎麽就選擇讓許加接任了呢?

哦,對了,是因為他憨。老廠長說過,許加這樣的人將來肯定會大公無私地一心為廠,不會跟別人一樣搞貪汙營私那套亂七八糟的。

“小範同志,你那種香皂制作成本大概多少?需要的材料復雜嗎?可以保證大規模生產嗎?”

“每塊制作成本大約不到一毛錢 ,需要的材料倒是不復雜,至於能不能大規模生產,我還需要參觀一下廠裏生產線才能得出結論。”範晴雪客觀地回答道。

不是她故意賣關子,生產設備決定了產品的最終質量,設備太過老舊的話做出的產品合格率可能不過半,也就是說剩余的一半都是廢品,賣不出價格。

範晴雪注意過紅旗日化廠生產的肥皂,不僅有雜質和氣泡,味道也不達標,除了本市的國營百貨和下屬縣鎮的供銷社,估計別的地方都不會從他們那進貨去賣。

產品質量差導致銷售量低,廠子不受市裏重視,導致無法獲批購買新的生產線,買不到新設備只能使用舊設備再導致產品質量更不好,銷售量更低,惡性循環。

參觀過紅旗日化廠的生產車間後,範晴雪知道僅靠香皂是解決不了廠子的根本問題的,她頭大地看著許廠長欲言又止,眼神裏充滿了不確定。

自己和許廠長合作是不是不太明智,她能猜到日化廠的設備可能有些陳舊,可是真的沒想到會舊到這種程度啊,這些真的不是報廢的設備嗎?

許加面對範晴雪復雜的眼神,低頭一笑,“這些‘老夥計’在建廠之初就存在了,年頭是有點長。不過我年初的時候受邀參觀過幾家別的日化廠,有的設備還不如咱們這兒呢。”

“哦。”所以呢?

範晴雪一臉冷漠,這種攀比心理可要不得。

“謝教授,有您的信。”研究室門外的士兵面容嚴肅地推門而入,步幅像是用尺子量過一樣精準,右手朝眉目清雋的謝青瑜快速敬了一禮,左手掏出信件遞給他,立在他身邊靜默不語。

謝青瑜才來研究院半個月,就幫助張老教授解決了一個一直困擾他多年的分子反應動力學問題,獲得了張老教授的好感,和院長力薦他參與一些貼近核心領域的研究課題。

在研究院立足很簡單,只要你展現出真正的令人信服的實力和超群的智商,自然會有人接受你,這是個實力為尊的小社會。

這裏是被科學院最高院士特批的一個秘密研究所,完全剔除了那些滿腦子鬥爭妄圖奪權的各派系人員,只允許專業的研究人員進入。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

像這樣的秘密研究院不少,他們都是國家未來進步的希望。

謝青瑜由於表現突出,上面特別重新為他設立了一個由他負責的研究小組。委派下來的監視人員已經從四個減少到兩個。監視與保護並行。

詫異地擡頭,謝青瑜放下手裏的試劑,摘下手套接過信封,當著士兵的面打開信件仔細看了起來。即使知道他們已經檢查過一遍信的內容,他為了自證清白依然要當面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