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諜者公主(第3/4頁)

難道他還可能為了一個尚書嫡子的命,去質問現在北殷當權的監國公主給個說法,讓她償命。

就是他的皇子因為調戲糾纏監國公主丟了命,都不可能有這個結果。

……

北殷的冬天來的很早,

蕭函裹著一身雪白輕裘,站在北殷皇宮墻樓上。

望著北地一片銀裝素裹,初冬的風也有些凜冽。

比起富庶溫暖的大興和南梁,北殷顯得有些苦寒,但是它占據的一些特殊地理位置,如河套平原,適合養馬,它有適宜的牧草,優異的戰馬馬種,而且戰馬不進需要養,還需要練,讓它們不懼怕弓矢不畏刀槍,只有廣大的平原和適宜的氣候才能練出來。所以北殷良馬天下聞名,也備受大興和南梁忌憚。

北殷與大興南梁不同,重軍功,殷太後當初能一力扶持新帝上位,甚至登上攝政的高位,就是因為掌握了兵權,方才能那麽強勢,現在殷太後將她手中的虎符兵權交給蕭函,另外她又通過肅清朝政控制了官員升遷的吏部大權,戶部的錢糧,還有可以與暗衛營相輔相助的刑獄大權。

說現在的北殷朝廷,是她的一言堂也不為過。

這些權力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得來的,

殷太後攝政時,殺了一大批人。

而現在她以刺殺監國公主的罪名株連甚眾,殺了更多的人,不管是貴族,還是豪強士紳,殺的一片膽戰心驚,無人再有反對聲。

殷太後昔日還只是以強勢壓下朝臣貴族,而她卻是真正執掌生殺大權,行事再也無需受任何人掣肘。

想要再推行變法改制,也順利容易許多。

蕭函仍在思考著變法的事。

阿蟬走到蕭函身邊,“公主,陛下已經到紫微殿了。”

蕭函徐徐走下墻樓,兩旁行禮的宮人都不敢擡頭屏住呼吸,這便是絕對權力帶來的最明顯的影響。即便她表現得再溫和,也沒有人會忘記她是殺的雍都血流成河,掌握他們生死大權的監國公主。

時至現在,天子穆頤已經知道了殷太後病倒的真相和她與華翎二人主導的計劃,但也沒什麽關系了,殷太後不告訴他是不放心他,但即便他早就知道,再來一次他依舊會這麽做。

難道袖手旁觀,看著華翎一人在台前面對這風浪驚險,無限殺機?

華翎在大興的時候,他護不了她分毫。但她回到了北殷,穆頤就不會眼睜睜看她再受到任何傷害。

旁人只知道監國公主手段狠辣,是心計浮沉、是避之唯恐不及。又何曾在意過在這短短數十日裏,華翎公主遭受的不知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暗殺謀害,刺客下毒,埋伏陰謀手段不知道有多少,就像人心不知有多復雜一般。

蕭函其實並不在意外界如何評價她,比起養尊處優的金枝玉葉,她更願意做萬人之上呼風喚雨的監國公主。

但穆頤將那些屠戮之下的罵名盡數都攬到了自己身上,還是讓她有些意外的。

這可不是普通的罵名,日後還注定會記載到史冊上的。

光是翻翻暗探呈上來的一些折子,“皇兄怕是在民間口中都快成了昏君暴君,事情都是我做的,罵名倒讓皇兄擔了。”

“不過是些閑言碎語罷了。”穆頤嗤之以鼻,他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名聲如何,

而且名聲這點小事又怎麽能與華翎相比。

年輕的天子嘆了一聲,“皇兄能為你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蕭函微怔,原身的親人對她確實是真心實意,在天家皇室之中少見而珍貴,即便愛的方式有所不同,殷太後對穆華翎的是委以重任,信任與驕傲,在她死後積蓄三年報仇,摻雜著國家利益的感情雖然不純粹,但已經是她所能給與的全部了。穆頤作為兄長,即便不是合格的天子,習慣了與生俱來的尊貴地位,但卻願意拿一切榮華權柄名聲換取穆華翎的平安。哪怕是最小的妹妹穆永思,後來黑化對秦葭的屢屢陷害,也意味著她沒有忘記皇姐的仇。

穆華翎縱然是死了,北殷和她的親人也不會遺忘她半分。

穆頤見她出神,以為是這陣子勞累過度,也沒來得及好好休息,立刻臉上浮現擔憂之色,“要不要召太醫過來看看?”

蕭函搖了搖頭,表示自己無事,又笑道,“我這倒是有一樁事還需皇兄幫忙。”

穆頤毫不在意道,“什麽事,華翎你盡管說。”

蕭函遞給他一份折子,後者打開看了看,面露驚訝,“這是……安撫民心?

蕭函點了點頭,她下手殺的太狠,穆頤又主動為她擋箭,以致於朝野都傳出了他暴虐無道的名聲,蕭函怎麽會沒有應對之策。適當的安撫民心,淡去影響,也又便於將要推行的變法改制。

這折子中一共有三策。

第一件事是良種農具,蕭函回到北殷後,無論是暗衛營統領還是長公主的身份,都讓她擁有了不小的資源勢力,想在北殷國內尋一些需要的工匠能人義士,按她的想法改良糧種,還有耕種農具,需要的僅僅是一些時間罷了,現在數月已過,底下的人稟報已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