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頁)

水患年年有,這個理由恐怕不好使。

世家不等同於官員,他們可以不買朝廷的帳,也能活得很滋潤。

那官員道:“歷來世家要清名,不若就編寫一冊世家集,若有人煽風點火的話,微臣相信,應該會有很多世家願意出錢買排名。”

趙允承笑了起來:“你叫什麽名字?”

青衣官員忙道:“回攝政王,微臣叫方平。”

趙允承一擡手,任命此人道:“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若是辦好了,少不了你好處。”

方平深深一鞠到底:“微臣領命。”

-

八月六日,是李貴妃的忌日,也是趙允承的生辰。

然而攝政王府上下,一絲喜悅的氣氛也無。

因為王爺並不過生辰。

別說生辰了,他恨不得自己就沒生下來過。

早上天未亮,攝政王府的馬車就出門去了。

載著一夜未闔眼的攝政王,朝李貴妃的墓地而去。

李貴妃死後,皇帝將她葬於皇陵。

這是多麽可笑的事,她並不想葬在皇陵好嗎?

趙允承得權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把李貴妃的墓地遷移出來,葬在京郊一處山清水秀之地。

因著擔心有人去破壞,趙允承還在墓地周圍建起了一座宅子,派人經年把守。

王府的馬車到了之後,看見一行人被攔在外面。

“誰?”趙允承問。

高遠忙在簾外回答:“王爺,是……是李家人。”他很是擔心,王爺見了他們又會瘋。

這李家人也是的,明知道不會有好果子吃,還來跟前討嫌!

“呵……”趙允承一聲冷笑,聽聲音還挺正常:“怎麽著?幾年不來,以為我把那茬忘了?還是覺得我年紀大了,心就軟了?”

高遠汗顏,說道:“您才二十出頭,正值壯年,怎麽會老呢?”

趙允承心道,你懂個屁,你什麽也不懂,噢,你也沒機會懂。

“過去吧,別管他們。”馬車內懶洋洋地吩咐了一聲。

高遠開開心心地道:“喏。”

馬車駛過去的時候,有人在外頭喊:“修晏!”

趙允承翻白眼,修晏是白衣的字,可不是他。

那人又喊:“我知你在裏頭,我是筠庭的阿兄,李晉安,今日特來拜祭她,你讓我進去罷!”

這人說到後頭,聲帶哽咽。

“哭了啊?”趙允承喃喃自語:“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這個世上可沒有後悔藥。”

當初皇帝微服私訪李家,李家可是想著把其中一個女兒送入宮當妃子的,大女兒已經跟國公府定親,那麽便只剩下小女兒。

小女兒癡戀大姐的未婚夫婿,不僅不願意去服侍皇帝,還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的姐姐騙去。

可真是好計謀。

所以這個生下來的奸生子,長大後就把李家想要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都斬了啊。

李晉安追在王府的馬車後頭,大聲道:“修晏!我阿爹……阿爹已經臥病在床,時日無多,他叫我告訴你,他對不住你,對不住你阿娘——修晏——”

趙允承心想,對不住,這三個字有何用?

你悔你的,我做我的。

咱們並不相幹,可笑,你還想來感動我不成?

任李晉安在後頭如何痛哭流涕,馬車絕然而去,追到門口之時,守衛把他攔下:“速速離去,若再擅闖,休怪我等不客氣!”

後面隨他一道來的李家人,連忙上前把他勸到一旁:“阿爹,該說的也說了,試也試過了,既然他不理睬,咱們就打道回府……”

李晉安哇地一聲哭起來,老淚縱橫,跪在地上道:“都怨我沒本事,當初若不是阿爹想為我鋪路,何至於此?”

如今李家衰敗,二妹妹和侄女無臉見人,一切都是他的錯。

子女看著不忍,其中一小郎君抿嘴道:“照我說,他也氣性太大,不就是……”

“阿弟!”一位女郎怒斥。

李小郎君不服氣,爭論道:“難道不是嗎?當初只是一場意外,誰也沒曾想到。”

李晉安臉色難看,明白這就是趙允承生氣的點,當初出事後,他阿爹為了維護李家的名聲,並沒有承認小李氏設計陷害姐姐。

因為一個女兒已然折進去了,若是鬧開來,他們李家顏面何存,皇帝的顏面何存?

倒不如隱瞞事實,然後將小李氏嫁入國公府。

光憑這一點,就夠趙允承恨他們一輩子的。

“唉……”李晉安自覺無顏再懇求,他命一子一女,朝著妹妹墓地的方向,磕三個響頭。

女郎很聽話,那小郎君卻是不服氣,因為就是這位從沒見過面的姑姑,鬧得他們李家衰敗至此。

趙允承在裏頭足足呆了一天,不說話也不吃飯,就瞧著李貴妃的墓碑。

一會兒在想,自己來這裏看望阿娘,阿娘會不高興嗎?一會兒又在想,如果阿娘還活著,現在又是什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