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新生(第2/4頁)

了結因果的法子有了!大淵之源持續運轉的能量也有了!

這不就是最好的救世之法嗎?

大淵之源歸於紅塵三千鏡,借其能量續航;

紅塵業障歸於紅塵三千鏡,借其紅塵境了結因果。

這就是這方天地的新法則——

生靈既存於世,必須有所擔當。

至此,世間再無無主的紅塵業障,也再無即將枯萎的大淵之源。

紅塵三千鏡的妙用就在這裏。

話又說回來了,既然紅塵三千鏡自己就能讓法則重新自洽,為何又需要離音呢?

為何只需要離音呢?

因為紅塵三千鏡是無法自我管理的,它得有個掌鏡人。

這一代的掌鏡人是離音。

這是紅塵三千鏡自己作出的選擇。

景昭有句話說得不錯,離音其實是那個應運而生的人。

淵南王裔從來都是天生地養的。倘若不如此,而是血脈繼承制的話,一個族群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很容易就會成為一家一姓之族。整個族群的傳承因此成了“家天下”,私欲膨脹,公心就有損了。

這於履行天道守護者的職責並無好處。所以從一開始,淵南的王裔就注定了不可能出自一家一戶,他們只能出於公家。

離音是淵南族近五百萬年歷史上,唯一的那個例外。

她是先成為了沈談的女兒,再成為的淵南王裔。所以她這個王裔的身份,的確是應運而生的。

對比前幾代淵南王裔,離音雙親俱在,即便彼此分別多年,也已經足夠幸運了。

離音“倒黴”的點在於,這方天地的法則崩毀得太早了。以至於天地都要走向陌路了,紅塵三千鏡還沒做好準備。

於是她這個掌鏡人就不得不做點什麽,來助它一臂之力。

除了這一身淵南王脈之外,離音貢獻得最多的,其實是修道感悟。

紅塵三千鏡還未長成。它就像是一個稚子幼童似的,什麽也不懂,需要離音教導它,為它的“審判”提供一個參考標準,並由此啟發它形成自己的審判法則。

而這一點,將直接關系到萬千修士在紅塵境中的得與失。

世間的恩怨是非,對與錯,公平與正義……所有這些主觀情感上的東西,其實並沒有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界限。

一國戍邊的將軍,多年來奮力殺敵,護己國安全無虞,幾乎被奉為本國的護國戰神。

他是個好人嗎?

於己國的百姓而言,他自然是個英雄。可於敵國的百姓而言呢?這位將軍劍下斬的是活生生的人命。一戰終了,多少家庭因他支離破碎、骨肉分離?

他也不是沒有造孽的。

但這並不是說這位將軍就是個惡人了。他的正義和立場都歸結於他效忠的國家,這本來就是應有之義。

可倘若跳出家國立場呢?

忠君護民的世俗法則不適用了,這個時候,這位將軍……他是個怎樣的人?

他的紅塵因果,又該如何論斷?

這就是離音應該教給紅塵三千鏡的事。

世間事,最難的就是公平。彼時的想法,可能到了另一個時候就不適用了。個人的愛憎有時候並無緣由,可在“審判”的時刻,這一點點無理由的愛憎,很可能會造成無數“冤假錯案”。

身為教導審判者的那個人,離音自己哪怕做不到絕對公正,也必須做到相對公平。

如何做到呢?

首先,她自己必須先跳出紅塵之外。以世外人的角度看世界,世間的恩怨悲喜與她無關,既無關,就能更客觀了。

其次,她必須在萬千紅塵海中浮浮沉沉,遍歷世情。見得多了,就識得廣了,也就不會被一時的沖動而左右了判斷了。

一開始看見滅族慘案,她心中可能憤懣不平,可能殺意滔天,恨不能手刃這些人;再次經歷相似的事時,她心頭恨意依然難消,卻不至於因此失了理智……

緊接著是第三次,第四次……

故事次次不盡相同,卻有著同樣的劇本內核。經歷得多了,因滅族而起的蝕骨仇恨也就因時間和次數慢慢淡了下去。

當時的仇恨只剩一個既定的影子。恨歸恨,可也只是恨了。

甚至於漸漸的,她還能跳出那些滅族慘案本身,去看看它們背後的因果——

為何會招致滅族慘案呢?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緣起。有些是因露了財,有些是因站錯了隊;有些是被人尋仇報復,有些是自己咎由自取……

因果昭昭,自能相洽。

於是僅剩的那點仇恨,似乎也變得更加單薄了。

世事就是一個結,離音需體會這個結中的每一個點。需遍歷世情,從崩潰走向理智;又需保持冷靜,不至於因看得太多、太過絕望而變得麻木不仁……

當時境河垂釣也好,後來走遍紅塵三千階也罷,俱是這種紅塵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