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2/2頁)

“不趕路嗎?”黔州在綿州以南,遠得很,譚盛禮是不是太輕松愜意了點?反觀自己,唐恒氣得不行。

然而氣也沒用,譚盛禮不可能聽他的。

離開京城的第二天,唐恒覺得更累了。

第三天,當乞兒在外邊脆生生的喊他,唐恒就知道,今天又是勞累的一天,他和乞兒商量,“昨天是我把柴挑回來的,今天該你了。”他也要報復乞兒,看他今天不多砍點柴累死他。

乞兒似乎不知他心裏的想法,爽快的答應下來。

接下來的半個多月,唐恒暗暗和乞兒較勁,他已經不去想譚盛禮逼他讀書的事兒了,要想分家產除了聽話別無他法,倒是乞兒,年紀不大就敢挑釁他,若不把他壓制住了,日後不得爬到他頭上作威作福,同行六個人,其余四人都算長輩,唐恒拿他們沒轍,再輸給乞兒,他就是最慘的那個了。

有乞兒分散他注意,唐恒安分很多,譚盛禮也有更多時間跟朱政袁安講課,閑暇之余,兩人還會抄書拿到鎮上的書鋪賣,價格有高有低,兩人不計較錢財,偶爾遇到喜歡讀書的年輕人還會鼓勵兩句送他們兩本書籍,就是唐恒私心重,見朱政和袁安想也不想把書送了人,等兩人不注

意,過去偷偷把書要了回來。

路上的開銷都是譚盛禮出的錢,他和乞兒都不辭辛苦砍柴貼補家用,兩人竟在外裝闊綽,他們不賣錢貼補家用,意味著譚盛禮往外掏的錢更多,拿等譚盛禮死後分到他手裏的就少,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要把書拿回來了,他也沒藏著捂著,拿著書去質問朱政為什麽白白把書送了人。

又不是多富裕的人,裝闊綽有意思嗎?

朱政被問懵了,他和袁安去鎮上閑逛,碰到趴在私塾院墻上偷聽夫子講課的孩子,想到家裏的孩子,情不自禁送了兩本書,一本《三字經》一本《論語》,希望能對他有所幫助。

看唐恒拿著他送出去的書,朱政眉峰緊蹙,“唐公子把書要回來了?”

唐恒神氣的哼了哼,“這是書嗎?這是錢。”還是他表舅的錢。

朱政臉色不太好看,送書是他對那個孩子的鼓勵和支持,唐恒將書要回來成什麽樣子啊,礙於唐恒身份,他不好過多指責什麽,從攜帶的書籍裏又挑了兩本要給那孩子拿去,唐恒攔著不讓,理直氣壯的質問將屋裏寫文章的譚盛禮招了來。

譚盛禮問清楚始末,讓朱政趕緊去,莫讓孩子難過,孩子心思純粹,如果因著這件事而對讀書人有所誤解而放棄讀書就罪過了。

唐恒側身讓開,滿臉不服氣。

譚盛禮沒有和他多說,喚他回屋,拿起木棍就揍了過去,唐恒痛得在地上打滾,剛開始還忍著不求饒,最後疼怕了,痛哭流涕的發誓說以後再也不敢了。

“出去和人家賠罪。”

唐恒還在地上躺著,明明譚振興說譚盛禮揍人極有章法,先揍後背,然後揍屁股,這次不同,譚盛禮的棍子從四面八方揮來,連他小腿都不放過,他躺著不想動,但見譚盛禮嚴肅道,“譚家家產豈能落到你這種人手裏,以後做事先想想,不挨棍子是最基本的。”

唐恒:“……”

朱政和袁安願意幫忙趕車為他們提供了很多方便,照譚盛禮的意思是要給錢的,兩人不要,讓他講書就行,誠心求學的人,落到唐恒嘴裏竟成了好吃懶做的無恥之徒,譚盛禮補充道,“還有你朱伯,好好賠罪,他不原諒你我還打你。”

唐恒:“……”

被打得不輕,唐恒好幾天都沒恢復過來,懷恨在心的他恨不得趁譚盛禮睡著後將其殺了了事,但他舍不得,譚家剛顯貴,家產能有多少啊,怎麽也要等到譚振興做大官,譚振學做帝師再動手,罷了罷了,做媳婦的也要多年才能熬成婆,比起她們,他算不錯的了。

經過這件事,唐恒是真的不敢再惹譚盛禮了。

在朱政袁安面前他也賠著小心,很是畢恭畢敬。

朱政和袁安忍俊不禁,與譚盛禮說,“唐公子還是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