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3/3頁)

“由不得他不去。”少年嗤笑,遞上手裏的書,冷冷道,“找些人謄抄。”

“是。”男子雙手接過,納悶件事,不是說那位唐公子祖母為譚家犧牲了很多嗎?兩家應該有很大的情分,可看東家怎麽像和唐公子有仇似的。

他將書收好,小心翼翼問道,“東家是去國子監還是城門?”

“城門吧。”出城的同窗們今日回城,該隆重迎接才是,譚振業道,“對了,我讓你打聽楚家的事兒怎麽樣了?”

楚天有意無意流露出的敵意逃不過他眼睛,楚家與譚家祖上應該有什麽恩怨,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譚振業習慣未雨綢繆因此自要打聽楚家的事兒。

楚天如果知道譚振業懷疑自己居心不良怕會被氣死,他確實不喜歡譚家人,除去祖上那點事,更多是因為譚家威脅到楚家地位,雖然他早前慫恿楊嚴謹對付譚家人是說譚家人會威脅到楊家名望地位,但楊明訣畢竟是戶部尚書,和譚家清流派有著不同,譚家威脅不到楊家,真正受威脅的是他們。

他父親乃翰林院學士,處心積慮多年積攢了些人脈和名聲,譚家人走科舉入翰林引得不少人推崇,加上太子老師的人選,譚家威脅的是楚家,所以他才看譚家人不順眼。

但他自認掩飾得很好,明面上從沒針對過譚家任何人。

只能說技不如人,譚振業擅算計鉆營,他哪兒是其對手啊,否則不會被熊監丞抓去勞作。

沒錯,他打聽清楚了,就是譚振業假惺惺的向熊監丞認錯,說他當時站在旁邊未能及時阻止,主動請纓去田間幹活,熊監丞認為他有擔當不忍責罰轉過來罰自己。

從小到大,楚天就沒見過比譚振業還虛偽的人,譚家怎麽養出這麽個人來。

城門遇見,四目交匯,兩人眼神波濤暗湧,半晌,譚振業輕蔑的挑眉移開了視線,他走向熊監丞,臉上換上了真誠,“熊監丞辛苦了。”

幾日不見,所有人都變黑了許多,熊監丞也是,不過比起學生們的疲憊倦怠,熊監丞精神奕奕,對譚振業的體貼極為受用,“回國子監再說吧。”

譚振業攙扶他上馬車,吩咐掌櫃將備好的糕點給同窗們送去,聞到久違的糕點香味,學生們喜極而泣,顧不得禮節,拿過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活像監牢放出來的犯人,熊監丞看不下去,撩起車簾大罵,“平時天天將禮節掛在嘴邊,在鄉下待了幾天全忘了是不是?”

學生們自知丟臉,忙掩上車簾,以免狼狽的吃相被人瞧了去。

譚振業備的糕點是譚佩珠做的,清涼爽口,眾人吃得贊不絕口,都想問問譚振業在哪兒買的,改天他們也去買。

可想到譚振業和譚祭酒的關系,又不太敢開口,要知道,這次他們累得差點死掉都是拜譚祭酒所賜,而且生平第一次體會什麽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淒慘又悲涼,想想自己以前荒廢的時光,真的……寧肯天天背書都不想再去鄉下了,那兒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住在豬圈旁邊,臭味熏天就算了,蚊蟲多如螻蟻,就沒人躲過蚊蟲叮咬的,而且吃食還特別差勁。

譚祭酒,得罪誰都不能得罪他,這是他們最深刻的感受,和譚振業……能不往來還是不往來罷。

回味唇間的味道,不免有些遺憾。

馬車緩緩駛進城門,不說他們回國子監曬黑的皮膚遭來多少同窗嘲笑,金鑾殿上,譚盛禮正自述譚家近幾十年的生活以婉拒太子老師之位,太子是儲君,他的老師名聲德行不能有損,譚家在譚家姑娘那事上處理不當,盡管時隔多年,但那時譚辰清不是什麽都不知的年紀,雖沒直接造成譚家姑娘的死亡,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世人重名聲,譚辰清不能做太子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