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2頁)

“受之有愧……”譚盛禮拱手,臉色誠懇。

盡管譚振興性子不夠穩重,答對三題是事實,譚振興若是狀元乃他應得的,作為父親,譚盛禮為他開心。

“兒子的學問是父親教的,父親不是狀元兒子豈敢稱狀元?”譚振興的聲音擲地有聲。

父子兩互相謙讓,最後還是由皇上定奪的,明算這門,譚振興答對三題更出彩是事實,可策論文章格局略小,比譚盛禮遜色許多,欽點譚盛禮為新科狀元,他為榜眼,而龔蘇安為探花。

毫無疑問,譚家成了殿試最大的贏家,父子一門三進士,可媲美史上有名的蘇家……

杏榜貼出,京裏的讀書人驚呆了,眾所周知,江南和魯州兩地的讀書人為狀元熱門人選,連個探花都沒拿到,盡管兩榜進士仍然以兩地讀書人居多,但打破了兩地出狀元的說法,綿州讀書人頓覺揚眉吐氣臉上有光,為看狀元遊街,特意沐浴洗漱後穿了身自認為體面的衣衫去街邊候著。

街道兩側都是黑壓壓的人頭,蔣舉人顯得尤為激動,不知道的以為是他中了狀元。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坐在馬背上,看著沿街穿得姹紫嫣紅的人們,譚振興突然想到了這首詩,經過蔣舉人他們身邊,他笑靨如花的揮手,不忘小聲告訴前邊的譚盛禮,“父親,是蔣舉人他們。”

他沖蔣舉人他們挑眉,恨不得和他們分享件喜事:方舉人落榜了,這會兒正躲在角落裏偷偷抹淚呢!

但因很多雙眼睛看著,他不敢俯身和蔣舉人他們說話,只能在心裏偷樂。

遊街的順序是以名次來的,狀元最前,榜眼次之,探花其後,龔蘇安作為徽州能考中探花也算徽州之光,徽州讀書人張揚的沖其搖著折扇,齊聲喊其名字,誦其詩文,聲音不高不低,但在嘈雜的議論聲中,他們的聲音就略顯突兀了,譚振興回眸,禮貌道,“龔兄人緣真好!”

奈何龔蘇安臉色發青,難堪至極,譚振興以為他身體不適,關心的問了句,龔蘇安寡淡地回了兩個字,“沒事。”

但怎麽會沒事呢,明明他答對了所有題,即便文章不行,但以明算的優異成績,新科狀元應該是他,而非譚盛禮和譚振興,望著前邊那道背影,龔蘇安心頭咬牙,偏譚振興不懂,擔憂道,“沒事嗎?我看龔兄氣色不好……”

想到某種可能,他了然地挑眉,小聲地說,“是不是餓了?”

龔蘇安:“……”

“老實說,我也餓了。”從清晨到現在,他連口水都沒喝呢,連續考四個多時辰,被欽點為榜眼後就騎馬遊街,這會兒餓得不行,可惜身上沒有帶吃食,他鼓勵龔蘇安,“先忍忍吧,待會就好了。”

龔蘇安:“……”

“你真不是餓著了,臉色真不太好呢。”

龔蘇安:“……”

不想搭理譚振興,龔蘇安偏頭看向街上圍觀的百姓,順著他視線望去,譚振興再次開口,“找點事轉移注意力是個好辦法,看到穿藍色衣衫的小男孩沒,他仰慕地沖你微笑呢。”

龔蘇安:“……”

不想和譚振興多聊,耐不住譚振興話多,龔蘇安不得不找話題說,“明算五道題,三題無解,譚榜眼沒懷疑過自己答錯了嗎?”

他瞄了眼譚振興的考卷,五道題譚振興答到最後都是無解,殿試考卷,敢寫無解的考生恐怕就譚振興了吧,像他答完五道題,卻因自我懷疑而不敢把無解的答案寫在考卷上,譚振興就不懷疑嗎?

“我明算再差不至於差到三道題做出來是無解都不相信吧,那就不是差,而是蠢了。”

龔蘇安:“……”

譚振興沒看過龔蘇安的考卷,不知他原本五道題都答對了的,沾沾自喜道,“我從最後道題開始做的,連續做完三道題都無解,以為所有題都無解呢……”也是他犯渾,看三道題無解後便想當而然認為所有題都無解,如果他靜心好好答,五道題不是問題。

父親說得沒錯,他不犯渾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