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2頁)

譚盛禮後邊的考生來自徽州,姓龔名蘇安,據說自幼癡迷算學,曾經想跟著走南闖北的商人經商,被其父關在家半年不準外出,像看管犯人似的,整天親自送飯,就這樣他還偷跑出去差點做了商人,要不是家裏人發現及時,他怎麽可能有機會坐到金鑾殿來。

說來也是造化弄人。

官員們暗中比較兩人的考卷,譚盛禮做了前兩道,答案和龔蘇安相同,奇怪的是後者明明答了所有題,但沒寫到最後,怪得很。

身邊圍著很多人,龔蘇安明亮的眼眸漸漸暗淡,眉頭擰成了川字,前兩道題的答案已經得出,奇怪後邊三道題俱是無解,殿試是皇上出的題,皇上喜歡算學,出題時必然認真仔細推敲過,萬不會弄三道無解的題來應付天下人,龔蘇安重新讀題,再重新作答,換方法後倒是得出了答案,但他覺得不對勁,哪怕以《九章算術》為啟蒙書籍的他也說不上來不對勁的地方是哪兒,暫時把這道題擱置,又去看後邊兩道,眉頭擰得越來越緊。

題不長,唯恐中間算錯了,龔蘇安把題從頭到尾又算了遍,用他的辦法就是無解,可用其他方法來算就有答案,他心裏遲疑糾結,琢磨著把哪個寫上去。

而譚振興也面臨同樣的選擇,也是腦子太靈光,用不同的辦法得出不同的答案,他從第三道題開始答的,無解,第四道題無解,第五道題還是無解,於是等他再答第一道和第二道有解時,他心裏糾結了,因為在他答第四道題時,他是抱著無解的心情做的,結果和他想的不同……

他忍不住偷偷擡眉看向不苟言笑的帝王,眉眼冷峻,瞧著威風凜凜不敢於之對視,這樣威嚴充滿肅殺之氣的人,做事有章程有規律,比如出題,有解就該所有題都有解,怎麽可能兩道題有解三道題無解,說不過去啊。

他看著皇上良久,腦子裏突然躥出個想法,五道題應該都是無解的,試問皇上出題,題目必然是臨時想的,而臨時想的很多題都邏輯不通前後矛盾,許是皇上自己沒空做,不知道無解,或者還有種可能,這五道題是皇上從某本書裏看到的,他自己做了後發現無解,又不篤定,將其弄成殿試試題考他們,觀他們的答案來證明自己答得是否準確。

別問他們為什麽清楚皇上的想法,因為他做過同樣的事兒,前幾日譚盛禮布置的功課難,逢他癡迷出題,就把譚盛禮布置的功課改了改拿去考譚振學和譚生隱,被兩人很是鄙視了番來著……想到此,他嘿嘿嘿笑了兩聲,毫不猶豫的把自己寫在草稿紙的步驟答案謄抄在考卷上,心裏默默計算自己的名次,五道題全部正確,策論只要不太差,名次怎麽都不會是倒數,他收起筆,咯咯咯笑了出來,笑聲突兀,周圍的考生歪頭看他,譚振興蓋住自己的考卷,防止有人眼神好偷瞄了自己答案。

殿試關乎重大,萬萬不能讓人撿了漏。

時間慢慢過去,當宮人扯著嗓門喊交卷時,好多考生急急忙在考卷上亂寫了幾行,在場的人不乏有經歷過科舉改革前府試的,府試明算這門對他們而言算很難了,萬萬沒想到最難的會是殿試,答不出題的考生們只能抱著僥幸的心態亂答,對與不對就交給命運……皇上定奪吧。

心情淒惶的交了卷,然後去殿外等候結果。

宮裏規矩多,他們再想圍著聊試題也不敢大聲喧嘩,只能安靜地候著。

殿裏,皇帝先看眾人策論文章,毫不猶豫選了譚盛禮為第一,問眾大臣有何意見,大臣們拱手表態,“皇上聖明。”

殿試策論文章不以長短論好壞,縱觀所有文章,譚盛禮的文章卻是更為精辟,字字珠璣,都說到他們心坎裏,比起那些侃侃而談吹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拍馬屁的文章,譚盛禮的文章更能引起共鳴,他當之無愧。

先將策論文章排好名次,再看明算,明算的考卷要比策論好定奪得多,統共五道題,教白卷的有五人,全部錯誤的有近三十人,而……最好的答對了三道題……是譚家長子……譚振興。

說來奇怪,譚盛禮答對了前兩道題,譚振興答對了後三道題,譚振興是譚盛禮教出來的,沒理由譚振興答對了譚盛禮留空白啊。

眾官員不解。

他們記得不錯的話,譚盛禮在府試明算這門也留白了,到底是為何,比起名次,他們更好奇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