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3頁)

譚盛禮嘴角抽搐,揍了他三棍子,隨後要他收好木棍,叫著乞兒出門接大丫頭姐妹兩去了。

會試後的京城氣氛輕松熱鬧很多,文會和詩會空前的多,隨處可見酒樓賓客滿座,譚盛禮也收到很多帖子,但他從不外出應酬,經過幾個讀書人身邊,聽他們聊譚家行事如何低調如何神秘,猶如天邊虛無縹緲的雲,乞兒好笑,“振興哥他們日日在碼頭,這些人竟是不知,譚老爺何不讓振興哥他們出去應酬結識些朋友呢?”

“時機未到,再等等罷。”

乞兒不懂,他以為沒有比這更好的時機了,會試已過,讀書人心情愉悅,文會的氣氛肯定很好,待會試成績出來,幾家歡喜幾家憂愁,恐怕無多少人有雅興赴會了,即使有,也多抱著其他目的,譚振興的性格,很容易招些德行不好的人,到時候更麻煩。

“譚老爺認為振興哥能中嗎?”以譚振興好面子的性格來看,落榜的話不會出門見人的。

譚盛禮略作沉吟,“能吧。”

乞兒笑了,“振興哥肯定會開心的。”

“或許吧。”

乞兒想想,“我能告訴振興哥嗎?”他相信譚盛禮,譚盛禮說譚振興能中,譚振興就一定能中,告訴譚振興,讓他早安心也好。

“好。”

晚間,乞兒去書房找譚振興他們,說了譚振興能中的事兒,譚振興反手指著自己,滿臉難以置信,“父親說我能中?”

怎麽聽著像謊話呢,他狐疑道,“父親何時與你說的?”

不會是夜裏睡覺說的夢話吧?

“傍晚。”

譚振興斜眼,上下覷視著乞兒,“乞兒啊,進京後我怎麽看你像變了個人呢,都學會逗我了……長幼不尊,該打。”

乞兒:“……”

他以為譚振興會歡呼得跳腳,誰知譚振興壓根不信。

“你別以為現在告訴我這話我會感激你,除非親耳聽父親說,否則我才不信你呢。”譚振興擺擺手,忙碌不已的樣子道,“不和你說了,我還有事兒要做呢。”

乞兒:“……”

果然別想知道譚振興心裏想什麽,回去和譚盛禮說起,乞兒直言,“薛夫子說為官者最忌喜怒形於色,振興哥情緒看似都寫在臉上,心裏想什麽卻無人知曉。”這樣來看,譚振興很適合做官。

譚盛禮沒有多言,而是問乞兒過兩日要不要隨他出城,又到清明祭祖了,他在京裏,總該去掃墓。

“我能去嗎?”清明祭祖,他非譚家子孫,他去不太合適。

“去吧。”

譚家人的墳在山裏,山路崎嶇難走,譚振興嘴巴歪了歪,想抱怨兩句,又怕譚家祖宗聽到,硬是忍著沒發作,他提著籃子,裏邊裝的是香蠟紙錢,害怕兩側的枝椏將香蠟折斷很是小心翼翼的護著,周圍樹木高大茂盛,時不時就能碰到其他掃墓祭祖的人們,看衣著打扮,都是普通百姓,和譚振興想的不同,祖上兩位帝師,德高望重,他以為祖宗們的墳墓會在清幽雅致竹林,那兒有山有水,有花有草,鳥語花香,風景宜人,周圍或許有其他人家的墳,毗鄰為友,會是身份顯赫的達官貴人埋在那……

萬萬沒想到,別說達官貴人了,家境稍微好點的人家他都沒看到。

再看自己身上的衣衫,想起某種可能,“父親,墳地風水如何啊?”

會不會是這片山頭風水不好,以致於埋在這的子孫後人都像譚家落敗了啊,這樣人們穿著樸素的事兒就解釋得通了。

譚盛禮在前帶路,他走得很慢,聽到譚振興的話沒有回答,繼續往前走,譚振興不死心,再遇到幾個祭祖下山的漢子時,心思微動,把籃子交給譚振學,上前詢問對方祖宗可有為官。

“祖宗要是做官,我們混得再差也不至於在土裏刨食,我們家啊,地地道道的莊稼人。”

譚振興:“……”

他祖宗想什麽呢,和莊稼人埋在同片山頭,難怪他們搬回祖籍,說不定就是祖宗墳地風水不好造成的。

擠到前邊,想和譚盛禮說幾句,眼下拿不出錢就算了,他日手裏寬裕些後,想方設法給祖宗們換個地方,祖宗們住得舒服,才會顯靈保佑子孫後人啊,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譚盛禮說,“到了。”

順著譚盛禮的視線望去,雜草叢中的荒地裏,凸起幾個小山包,小山包前立著石碑,石碑刻著祖宗們的名字,哪怕親眼所見,譚振興也不敢相信,他心目中的帝師死後竟住在如此僻靜的山林,“父親,不是哪兒吧。”

那兒已經有人了,他們彎著腰,在認真的清理雜草,或許是同名同姓的人罷。

大抵注意到他們的目光,除草的漢子們直起身來,盯著他們看幾眼後,拱手,“是譚老爺罷。”

漢子們是打理譚家墳地那位老人的後人,老人生前苦等不到譚家人回京,害怕墳前長草,叮囑後人務必要進山清掃,開春農活多,他們抽不開身,眼看清明有些空閑就來了,他們不怎麽進城,但早就聽說了帝師後人入京的消息,這會見到真人,漢子們拘謹不安,“我們……我們許久沒來打掃,還望譚老爺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