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2頁)

聽他說話的口吻不似鄉試幹脆,譚佩珠皺了下眉,道,“好。”

院子裏的花骨朵開了,隱隱有香味縈繞,譚盛禮問譚佩珠,“父親若考得不好你可會失望?”

最初他走科舉是希望讓譚佩珠她們過得好點,擺脫譚家姑娘的宿命,順便為譚振興他們做示範,以身作則,教會他們撐起家業該怎麽做,然而進了考場,對其他考生的虧欠又會蔓延上心頭,尤其是這次,他感覺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很多,自己突然冒出頭,占了個進士的名額,於他們而言是不公平的。

心情復雜又矛盾。

夜色昏暗,院子裏沒有掌燈,譚佩珠攪著手裏的手帕,低低道,“不會的,父親為我們已夠操心的了,無論此次結果如何,我都知道父親盡力了。”

譚盛禮沒有再說什麽。

回屋先洗漱,完了出來吃點東西填肚子,盧老頭趕著馬車又去等譚振興了,乞兒隨他同去,他回書房看書,快子時了,外邊傳來動靜,譚振興和譚振學先回來了,譚振學表情平靜看不出喜怒,譚振興則顯得尤為歡喜,明算有四道題太難了,他感覺又要寫詩填充了,哪曉得不知怎麽突然開竅了,刷拉拉就把題給破了,出來和譚振學對答案,答案差不多的,譚振興不敢相信自己能答對所有題,“父親,我感覺祖宗顯靈了。”

定是譚家祖宗聽到他的心聲,附體幫助他考試來了,否則依照他平日的思路,四道題起碼有三道題是不會的,這次不僅破題不說,還給做對了,不是祖宗顯靈是什麽,譚振興雙手合十,“多謝祖宗保佑,不肖子孫譚振興感激涕零。”

譚盛禮:“……”

“那四道題答案是什麽?”

譚振興張嘴給說了,譚盛禮問譚振學,“你和振興的答案相同?”

譚振學搖頭,“不同,差不了多少。”

譚盛禮:“……”明算不像經義,意思相近就行,明算的答案差不多就是差很多,他看向沉浸在喜悅裏而臉頰潮紅的譚振興,“你詩文的幾道題寫了幾首詩?策論幾篇文章?”

比起明算答案有誤,譚盛禮更擔心他又犯渾,詩文和策論亂來,哪曉得譚振興一副看傻子似的眼神看著他,“父親莫不是說笑呢,題目寫著答題要求,我要是亂來考卷豈不就作廢了?”他每題寫了一首詩,策論按照要求只寫了一篇文章,他又不傻,咋可能在這麽關鍵的時候出岔子呢。

譚盛禮:“……”懶得提國子監冬試的事兒,囑咐他們先回屋洗漱,有什麽話明早再說。

譚振興:“父親,我太興奮了,回屋睡不著,要不我挨著你睡吧。”他要讀他的文章和詩詞給譚盛禮聽,讓譚盛禮估算他到底能不能考上進士,若是回屋,心裏總覺得沒底。

不待譚盛禮回答,他已經想當而然的回屋洗漱然後準備來這屋睡覺了。

譚盛禮:“……”

顧及會試剛過,到底沒有拒絕譚振興,只是譚振興默讀文章是詩詞時,他沒有點評,等到隔天,他去書鋪買了很多文章回來,讓譚振興他們自己看,看完後自己估算在會試中的位置,這可讓譚振興不樂意了,倒不是嫌麻煩,而是譚盛禮買的文章乃魯州和江南名門世家子弟的文章,從幾歲到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都有,看得他對比自己以前的文章詩詞,認為這次鐵定無望了。

納悶譚盛禮為什麽會試前不拿出來,也讓他心裏有個底啊,虧他走出考場碰到楊嚴謹還拍著胸脯說自己考得不錯來著,原來是錯覺,以江南和魯州兩地的情況來看,他要想考上進士太難了,便是譚振學他都懷疑沒有機會,不禁仔細研究他們的文章,慢慢的,他察覺到不對勁,這些文章太精妙絕倫了,不像幾歲孩子能寫出來的。

傳言不可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