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2頁)

先將院門外的燈籠換新,然後布置屋子,家具能用則用,不能用的拆了做柴少,宅子有後院,後院不大,堆的是雜物,僅是收拾院子,就花了七八天時間,然後請人打家具,重新砌灶台,忙完已入冬了,綿州的冬天比郡城冷,加上周圍寂靜,完全沒有住在城裏的感覺。

家裏的錢買了宅子,剩下的不多,要維持全家開銷,譚盛禮尋思著抄書賣。

他出門打聽,雲尖書鋪的價格高,但想要抄書需得熟人引薦,他們剛搬來,人生地不熟的,自然沒法找人引薦,他又去平安街的書鋪逛了圈,門可羅雀,沒什麽人,掌櫃的三十出頭,生得魁梧彪悍,與書鋪的雅致格格不入,譚盛禮去角落拿了兩本書,結賬時,掌櫃目光灼灼地盯著他看,“老爺買這兩本書?”

“是。”看他神色有異,譚盛禮問,“有事嗎?”

掌櫃搖頭,彎腰拉開抽屜,拿出厚厚的冊子,順著書名找到冊子登記的價格,“共七百文。”

兩本書,價格不過雲尖書鋪的一半。

看冊子的字跡有些年頭了,譚盛禮沒有多問,給了錢,出門剛轉過拐角,就聽有人喊,“冬山,冬山,我家菜刀不好使,給我磨磨啊。”

“來了。”

譚盛禮回眸,只看書鋪的掌櫃跑出來,奔著聲音而去了,不知是不是走得太急,連門都沒關。

巷口有個石墩子,譚盛禮遲疑了下,半晌,蹲身坐下,慢慢翻開書看起來,書頁陳舊,但不曾落灰,想來是經常擦拭的緣故,他時不時擡頭,書鋪掌櫃不曾回來,門外偶有人經過,俱未往裏探頭探腦,期間,有兩個老翁來找,在門外喚了兩聲,不見人回答兀自走了。

見狀,譚盛禮也起身回去了。

在浮躁的世道,終究有寧靜淳樸之地。

譚盛禮是給譚振興他們買的書,拿到書時,譚振興翻了兩頁極為迷惑,年後就鄉試,父親還給他們看這類文章作甚,他問過了,近幾日城裏的舉人老爺有出文章,眾讀書人天不亮就在書鋪外等著,生怕落後於人買不到。

為何不給他們看科舉類的文章,而是這類與科舉無關的史書。

私底下,他問譚振學,譚振學的回答不甚滿意,“父親做事自有他的道理,先讀吧,讀完或許就找到答案了。”

這兩本書不厚,譚盛禮亦不做講解,譚振興以最快的速度看完,看完後傳給譚振學……

四天後,譚盛禮問他們可有看完,譚振興心裏升起不好的感覺。

果不其然,這天譚盛禮布置功課就抽了文裏不少內容,考經義不說,還考策論,譚振興慌了神,欲偷偷找書翻翻,竟找遍書架都沒找見,還是譚振業告訴他,父親拿著那兩本書出門了。

譚振興:“……”這次怕要挨打了。

譚盛禮又去了書鋪,把兩本書放了回去,見狀,掌櫃很是不解,“老爺,這兩本書你不是買走了嗎?”

“這書貴重,我不能占掌櫃便宜。”書的價格他心裏有數,這兩本書在雲尖書鋪少說得二兩銀子,掌櫃賣他七百文確實他占了便宜。

掌櫃愣住,“老爺是我這些年見過最坦誠的人,不瞞老爺說,這書的價格並非我定的,而是我先生定的。”

掌櫃上前,拿起這兩本書,“銀貨兩訖,老爺給了錢這書就是老爺的。”看他面善,掌櫃問道,“老爺可是槐巷搬來的住戶?”

他在平安街長大,周圍搬來什麽人他都知道。

譚盛禮頷首,“是。”

“往後便是鄰裏了,勞煩老爺照顧書鋪生意,我感激不盡。”掌櫃的把書遞給譚盛禮,“再貴重的書,沒有賞識它的人不過一文不值罷了,老爺慧眼獨到,能從眾多書裏挑中這兩本,想來它和老爺有緣,拿去吧。”

譚盛禮接過書,翻開看了兩頁,“你這麽賣,恐怕掙不到錢。”

他想起自己謄抄的算經書拿去鋪子賣,因價格便宜無人問津,後來價格翻倍,不多時就被搶走了,掌櫃這麽賣,掙不到錢。

“我已經掙得夠多了。”掌櫃笑笑,這時,外邊又有人喊,掌櫃應了聲,匆匆跑了。

譚盛禮跟出去,聽他和人說話,原來,這人不僅僅是書鋪掌櫃,還是個鐵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