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3頁)

四人表示都願意出城砍柴,答應譚盛禮絕對不偷懶,就差沒對天發誓了,譚盛禮想了想,答應下來。

看他們父子其樂融融,老人不免又想到自己失蹤的兒子,後悔那年沒有跟著進城,如果他跟著來,兒子就不會出事,追根究底,他也有錯。

因著要出城,天不亮譚振興他們就醒了,客棧離城外有點遠,四人早飯沒吃就走了,老人和他們同路,順便給他們指了幾座柴多的山頭,譚振興心有疑慮,譚振業則深信不疑,看老人掉頭往反方向走,他遲疑了下,隨即擡腳跟上,向老人打聽北街的宅子,老人別的能耐沒有,這幾年在城裏打轉,對城裏大街小巷的情況了如指掌。

“公子是想租還是想買?”

譚振業垂眸,“陳伯以為如何?”

盡管譚盛禮文質彬彬氣度不凡,但住柴房這種地方想來是手裏沒多少錢,以譚家的情況,在北街買宅子比租宅子劃算,他們都是讀書人,前途無量,宅子會隨他們的身份水漲船高,買的便宜,將來要賣的話也有人搶著買,就像客棧的住房,除了上房,價格最貴的就是案首廩生住過的房間,人們愛沾喜氣,認定有出息的人住過的屋風水好。

提到風水,譚振業心思動了動,“陳伯,北街那邊可有你熟悉的宅子?用不著多大,以前的主人家沒出過什麽事的就成。”

老人認真回想了下,“有是有,不知賣出去了沒,今日我早點回城去北街幫你問問。”

譚振業感激不盡,老人搖頭,“比起你們父子的慷慨,我這不算什麽。”

“陳伯,你約莫幾時回城,我在城門等你,我隨你同去吧。”

買宅子不是小事,照譚盛禮的打算,以後他們可能就在郡城住下了,宅子大小是其次,鄰裏和睦最為重要,譚盛禮清高,遇事拉不下臉和人計較,鄰裏如果是個來事的,他們鐵定吃虧,跟著去了解清楚情況是最好的。

老人道,“傍晚吧,用不著特意在城門等,你去北街的路口,我們在那見面。”譚振業他們除了砍柴要讀書,他不好意思占用他的時間,客棧去北街比到城門近得多,能多騰些時間讓他看書。

譚振業拱手,真摯道,“如此就麻煩陳伯了。”說到這,他冒昧地問了幾句老人家兒子的長相面貌,如果遇到人幫忙問問。

多個人多份力量,他希望老人家多年的付出能換來個好結果。

那邊譚振興等得不耐煩,轉身要先走,譚振學拉著他不肯,“咱們不熟悉路,在山裏走散了怎麽辦,等等吧。”

“再等太陽就爬上山了,父親說了最遲晌午要回客棧,今天的功課還沒做呢。”譚盛禮布置的功課多,完不成是要挨打的,昨晚好不容易逃過一劫,他可不想今天就給補上了。

正想抱怨兩句,譚振業結束談話走了過來,指著最右的山頭道,“我們去那吧。”

譚振興不太高興,“被騙了怎麽辦?”

“以為人人都像你呢,陳伯說柴多就是柴多。”

進山後,果然如老人家所說,撿柴像撿樹葉似的,腳沒派上用場柴就堆成山丘了,看日頭,離出城也就半個時辰吧,照理說是件很高興的事,譚振興卻覺得受挫,原因無他,地上的幹柴太多,用腳的機會都沒有,他甩了甩腿,感覺非常可惜。

回城時和譚振業商量,“明日咱換個山頭吧。”撿柴太沒勁兒了。

“再說吧。”

譚振業嘴甜,不消片刻柴賣出去了,回到客棧還有兩刻鐘才到晌午,譚盛禮在房間裏抄書,光靠譚振興他們砍柴養家糊口還不夠,早上他去書鋪,要了四本書來抄,抄完的話能掙八百文左右,比砍柴掙得多,他坐在桌邊就是大半個時辰,姿勢動也不動,直到譚振興他們回來,譚盛禮才停筆揉了揉眼睛。

“怎麽樣?”譚盛禮問道。

譚振興搖頭,“無趣。”

譚盛禮皺眉,正欲細問,就聽譚振業道,“父親,陳伯熟悉城裏的情形,我讓他帶我去北街看看,咱們要在郡城長住,租宅子不劃算,不如買個小點的,長姐和小妹擠著睡,我和生隱擠著睡……”買宅子後能余下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你說的有道理。”譚盛禮想的也是買宅子,自己的宅子住著舒坦些,尤其是譚佩玉她們,她們是姑娘家,如果連個像樣的宅子都沒有,說親恐怕都難,“我去衙門問過了,北街登記在冊的宅子有好幾處,我尋思著過兩日抽空去看看。”

為什麽要過兩日呢,他想再把他們放出去多打聽打聽,眼下譚振業既有了方向,犯不著再磨練他們了。

“父親。”譚振業不贊成問衙門的人,衙門裏的人趨炎附勢,誰有錢給誰辦事,他們是外來戶,沒準被他們蒙騙,故意擡高價格賣宅子給他們,與其花冤枉錢找衙門,不如多花錢問人,“宅子的事交給我來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