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潘姑娘(第3/3頁)

周大義:“……是,陳姑娘。”

將事情交代下去後,陳榕便拉著衛承走到一邊。

衛承壓了壓有些微妙的心情,認真同陳榕說起這三日的事。壓縮餅幹已經吃到了第三箱,那一箱還剩十六塊。在她離開的時間裏,大家都很努力地挖坑,雖然偶有人隨地大小便,被他呵斥了幾次之後也就慢慢改了。

陳榕聽得很滿意,她就知道選擇小蓮在她離開時替她看著是正確的。

她也大致跟小蓮說了下買賣情況,隨後道:“休息一日後我會再去慶平一趟,到時候依然要麻煩你看家了。”

衛承也不大想去慶平那種大縣,便應道:“好。”

接著陳榕招來了她走之前安排看木炭的姜老三。姜老三已經五十多歲,皮膚黝黑,身形佝僂,他帶她去看了新造的木炭。

陳榕只在聚眾燒烤時用過無煙木炭,回憶著與自己做出來的木炭對比,自制的碳化並不完全,嘗試點燃後煙還不少,勉強能用罷了。

即便如此,陳榕也覺得很開心,熟能生巧嘛。

於是,陳榕讓衛承給姜老三和他妻子,以及另一個有些老邁的老漢開工資,讓他們繼續研究制造更好的木炭。

隨後,陳榕邊獨自在自家城堡主塔附近溜達,邊打算著慢慢將整個陳家堡的規劃落實的事,人不夠就去外面招工,有銀子就不怕沒人來。

住房、公共設施加配套排水系統的建設,待材料和工匠都到齊後再詳細商量,目前她只有一個大致的想法。

另外,只靠葡萄酒作為收入來源肯定是不夠的,抗風險能力太差了,她得把她腦子裏儲備的知識整理整理,看看哪些能用來賺錢。等跟潘姑娘的信任加深之後,所需物資也可通過潘姑娘采購,方便許多。

還有為了領地升級和建設所需要的大量人口,她也得注意收攏。

陳榕第一個想到又相對簡單的,是做肥皂,皂化反應中學就學過,她在小說裏給主角開金手指也用過。

但實地考察之後她發覺,慶平縣街市上是有“香皂”這種商品賣的,原料是豬油和堿,她一走近就發現了問題所在:氣味非常難聞。動物油脂嘛,就是有那種散不去的怪味,再加上為了掩蓋這種氣味而加入了劣質香精……想象一下一個為了掩蓋濃郁體味而狂噴香水的白人大漢從身邊走過時的情形。

因此,這種香皂其實並不好賣。其一,原料並不便宜,因此價格無法做到親民,普通老百姓用草木灰、皂莢之類雖然去汙能力相對較弱但勝在便宜的弱洗滌劑就夠了,不會專門買這個;其二,因為原料的原因它軟趴趴的,拿起來有點惡心,氣味也不好聞,因此有錢人家也不太想要,即便用也是勉強用,若有更好的產品,一定能迅速占領市場。

陳榕本來都打算放棄做肥皂這個事了,但溜達著她陡然發現右側方一整片山林居然都是棕櫚樹,而且因為季節正合適,樹上都掛果了。

她記得專業課上曾學到過,棕櫚仁油主要成分是月桂酸,而月矽酸鈉可制成硬性皂,在冷水中的溶解性也很強,去汙力好,並且耐硬水性也強,起泡力大,簡直是如今的完美解決方案。這個時代的水都是來自江河湖海,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較多,只有耐硬水性強的才好用。

陳榕當即決定,就用棕櫚仁油來制作走高端路線的香皂,等下一回去慶平縣就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