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募兵+武則天(第5/7頁)

神龍元年,眾人起事之前先去東宮迎接太子。根據上次的經驗,奪位這種事太子得親自參與,就算不搭弓射箭,也得露一面令人安心。

李顯一開始嚷著:“我不去。”

但李義府的兒子和定安公主的丈夫王同皎一起力勸太子。

王同皎看著老嶽父:“先帝傳位殿下,殿下遭幽禁廢黜,士民百姓無不義憤填膺……距今已有二十三年了。”

李顯一怔,二十三年了麽?

二十三年了?我……

我覺得時間好像很快,也很慢。

王同皎將嶽父李顯抱到馬上,並陪同來到玄武門,直入宮中沒有阻礙。

先斬殺了二張,再進入殿內,環繞在皇帝的病床周圍。

皇帝武曌已經病的難以處理朝政,整日昏沉,今天一緊張,突然清醒過來,坐了起來:“是誰作亂?”

張柬之答道:“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將他們殺掉了。事發緊急,無法稟報陛下。”

武曌心裏明白這是怎麽回事,事情已無法挽回,殿內雖然不是刀槍出鞘,卻殺氣騰騰,殿外……

天還沒有亮,卻能透過窗子看到火把的亮光,還有晃動的巨大人影。看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八十多歲張柬之,忽然想起狄仁傑,他知道麽?他知道張柬之會擇機逼宮麽?狄閣老沒有等到這一天,他舉薦的丞相等到了,呵,宰相之才。

她看向猶豫的低頭不語的李顯:“這件事是你做的?既然已經誅殺逆賊,你回去吧。”

李顯沒有回答,有人代為回答。

“太子怎麽能回去?當初天皇把心愛的太子托付給陛下……希望陛下傳位。”

武曌沒有回答也無法回答,他們現在也不需要答案。她眯著眼睛在人群中逡巡,忽然看到了一個人,李義府的兒子李湛:“朕對你們父子不薄。”

李湛無話可說。

又看到崔玄暐,這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他所管轄的官吏全都畏懼他,他一調職,該處官員都設宴慶賀。這也是為數不多的,能為了被來俊臣抓走的人對皇帝分辨且有效的大臣。如今這人也是丞相。

武曌曾經出於戲謔心態對他說:天官侍郎調走之後,百官都在慶賀,我決定讓你調回去。“你是朕親手提拔的人,為什麽在這裏?”

崔玄暐依然是一身正氣:“我正為報答陛下恩德而來。”

陛下何必晚節不保?陛下監理朝政,可以,二張代勞弄權,該殺。

皇帝又注視了一會李顯,他始終不發一言,偶爾擡起頭看了看,又飛快的低下頭。

武曌自然的躺了回去:“你們自去擬旨用印,傳位太子,遣十使賫璽書宣慰諸州。退下。朕要睡了。”

哦,這話說出來沒有想象中那麽難。

皇帝以過硬的神經又安然入眠。

又很快醒了過來。蹣跚的走到鏡子前面,看到一張精心裝飾過,塗滿了保護肌膚的夜間藥膏的面龐,藥膏用十幾種藥材和蜂蜜與油脂調和,上面還傅粉,看起來年輕飽滿。

這些東西再也用不上了,真的老了,老而無用。

緊張的李顯、興奮的李旦,還有狂喜的大臣們徹夜未眠。

所有大臣都在狂喜,並認為從此以後就安全了!再也不用緊張了!!

只有姚崇一個人在庭前嚎啕大哭。

張柬之:“您哭什麽?今天是高興的日子,難道不怕大禍臨頭。”

姚崇很窮,掏出帶漏洞的手帕擦眼淚:“我曾經是則天皇帝的丞相,長期侍奉她。誅殺逆黨和懷念舊主都是人臣本分。”

聽說這件事的人都覺得他很厚道,很重感情。

尤其是李顯。

此後加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新君李顯每隔十天去拜見她一次,見到她沒有化妝,十分憔悴衰老,大驚悲戚,武曌順勢說了幾句話,離間了神龍政變的五人,又保住了武氏其他人。

……

李世民聽說這件事之後,輕松的坐起來:“我病好了!”我就知道,要是沒有一個篡位的太子,那像話嗎?

楊堅把這件事告訴他,笑道:“李唐家的家風莫非是凡是太子,必篡權嗎?”

李世民礙於他帶來這樣一個好消息,也只好忍了這句話:“這也是好事。說明太子有軍權,有名望,受擁戴。”

楊堅:這渾小子說的還挺有道理。

李治快樂的伸了個懶腰,房子雖然沒補好房頂,他心裏卻一片敞亮。對李妙兒說:“顯兒真好,你知道麽?他當年有難產的痕跡,媚娘為此皈依三寶,請玄奘法師庇佑加持,我們發願如果生了男孩就讓他出家為僧。”

“咦?”李妙兒問:“沒聽說他是和尚啊。他娶了好幾個媳婦呢。”

“不要著急,聽我說完,顯兒端正奇特,神光滿院,自庭燭天。朕歡喜無己內外舞躍,必不違所許。願法師護念,遂號為佛光王。我和媚娘親自帶他去廟裏舉行了滿月剃度儀式。”然後就帶回來了,好不容易生的兒子哪能真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