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兄弟+昭儀

柴紹作為資深的業內人士,把這些事看的很清楚,以閻君的壽命——勤勞而不死,還有地府的人才來源——死下來,以及長久穩定的背景,還有閻君們大肆興建學校,努力培養陰間出身的人才。

陰間的人才培養的還算可以,比較容易成才的是夭折的少年人和壽命到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但更優秀的總是是世家子,畢竟耳濡目染的力量很強,從小讀治國安邦的書,父親和叔伯全都位列高官,閑聊時聽到的東西就是別人終生學不到的東西。而且世家子和平民之間從穿著和姿態之間就能分辨出來。即使遮去容貌,長官在提拔人的時候,寒門出身的長官也會選寒門,世家出身的長官也會選世家子。閻君對此給出辦法——不由長官選人,扔骰子。

柴紹為什麽知曉內情呢?因為他去了太學,主講《唐律疏議》。太學下轄的範圍很大,從各地的蒙學教程、小學教程,到通過考試和推薦進入太學,以及那些有心再進一步的官吏兵卒回來進修,都歸太學管轄。人間的法律更新之後,陰間也要與時俱進,判官和京兆府必須都學,以便在發生爭端審案時可以斟酌量刑,譬如一件事,開皇律罰的輕,唐律罰的重,或是一件事本來有罪後來又無罪。

唐朝的佃、質、典等物權以及債券、婚姻法、稅法、商業法都和前朝有所不同,在陰間,老鬼和唐朝的新鬼們有很多不學陰律,發生爭端時只以自己生前所知道的法律為依據。陰間不能強行勒令他們都去學陰律,只好讓判官們通曉各朝法律,在一個依照宋律一個依照唐律發生矛盾時,先弄懂怎麽回事再調節。

譬如說,唐律規定:買賣不和(強買強賣)、強執其市(壟斷)、更出開閉(吃回扣)、參市(貴賤摻雜、缺乏質保),這四種杖八十。如果得利超過八十,按照強盜論處。

以前不是這麽判的。

陰間也不是這麽判的。三方需要互相了解才能統一。

李昭誇了一波柴紹,覺得丈夫還是很聰明,找了一個清貴的職務。

劉徹走過來問:“聊完了嗎?平陽公主……”你這個封號和長相都真不匹配。

李昭笑道:“叫李昭就行,不必客氣。”

“那好。龍篆石鼓上的字是什麽意思?”全帝鎮都想知道那龍篆石鼓的意思!這兩年他翻遍了所有研究文字的古籍,還在地府找了許多書法家一起研究探討,始終沒有解出謎題。不是他們不行,是那上花紋一樣的字總共才八十五個,實在破譯不出來。

李昭眨眨眼:“這個,我也不清楚。”龍篆破解之後,這石鼓的價值會迅速貶值。

劉徹呵呵一笑,出了屏障勾著她肩膀把人帶走:“你想給你弟弟找些事做,這我了解,帝鎮中的生活確實有幾個月是無聊的。可既然給了我一張拓片,何必吊人胃口,難道你還有求與我?”做研究最能打發時間。拓片也看了,石鼓的實物也看了,這上面如龍舞的字到底寫了什麽?

李昭不是有求於他,本來就是給兄弟們都找點事幹,李建成種地之余研究龍篆,李世民蓋房子之余研究龍篆,可慢慢破譯去吧:“有一篇半真半假的譯文,夜叉翻譯的,未必可信。”

劉徹沉吟了一會,還是要了,發誓絕不外傳,聽李昭說完覺得不可信。心中暗暗思考,我要不要去海裏走一圈?海裏有賣龍宮版說文解字嗎?海裏……哎?海裏用紙還是用布寫字?能寫嗎?得帶上衛青,要不然我在海裏迷路了怎麽辦。聽說海中不辯東西南北上下,只有憑感覺走。

他自然去找衛青帶路。

李昭回去又告訴李世民,他的兒女們現在的下落。李承乾現在找到了稱心,和稱心在一起。李世民聽完這話臉都綠了,又忍了回去。女兒們也在學習陰間的事項,打算以後做一名文吏,或是等到見父母和兒子一面就去投胎。

說了很多話,抱著葡萄酒瓶解渴。本來以為弟弟會問徐慧的下落,結果根本沒問,她打聽這些事好累的,腿都跑細了:“車不要了你們弄進去,我走了。明年見。”

用麻繩系在壁壘外的車上,裏面的人可以通過麻繩把車拽進去,然後自己去卸車,分東西。

長孫無病問:“稱心是誰?”她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只聽說承乾想要發動兵變,很蠢的兵變,就聽說的事情來說,自己做都能做得更好。

李世民的臉色不僅發青,還有點發紫,佯裝鎮定:“一個樂人,承乾很迷戀他。”幸好漢朝的皇帝們沒說承乾為稱心如何神魂顛倒,等一下,漢朝的皇帝就算知道也不會取笑我們,漢哀帝生前死後都打算自己嫁出去。太惡心了。他看過很多男人的身體,軍中換衣服從來不避人,只覺得臟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