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2/4頁)

“箱子裏是舊書,架子上多是新書。你可以借閱。”

“多謝多謝,我正為此而來。無書可讀太難受了。”

“你的詩作很好,趙飛燕很愛。她幾次拜托我,向你索取詩集。”

長孫皇後不怎麽喜歡趙飛燕,到不覺得她禍國,覺得她蠢而無用罷了。“等我的陪葬品來到這裏,應該有詩集,若沒有,我依記憶復寫一份吧。為何得趙皇後厚愛?”

我看到地圖了,哦,好幾張地圖,這是什麽年代的地圖?國界線劃分的有些奇怪……不對,這不是國界,這似乎是道路,是巡遊的路線?

“趙飛燕快來了,到時候讓她跟你說。”

長孫皇後就著地圖把話題切入:“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從祁連山說起匈奴,不出所料,痛擊匈奴是劉徹喜歡的話題之一。

隨即話題一轉,說起李世民覆滅東突厥,略去東突厥內部也有些紛爭的問題,直接是給接管了。

長孫皇後驕傲的說:“依我看,後人很難分辨我丈夫唐朝皇帝和漢武帝的蓋世功勛之間,誰更勝一籌。”當然是我丈夫啦!!他能和漢文帝相比!!

一個讓人有好感的女人說,你和我丈夫一樣優秀呢。

劉徹點點頭,很給面子:“不分伯仲。”

聊的很好,好到她被邀請坐下來吃棗喝茶的程度。

“我有件事想請教您,這件事不能問別人。”

“你想問李建成?”

長孫皇後心說我就知道,聰明皇帝的敏銳是不會改變的:“是啊。是同胞兄弟,我婆母行事端方慈愛不偏不倚。”她就算稍微偏心二兒子一點,疼他愛他,也沒到愛到另外兩個兒子+十個孫子被二兒子殺了都能不以為意。李建成李元吉若稍微聰明一點,把兒子們送到她眼前,一起哭訴,一定動人心腸。太穆皇後或許以為我沒有參與其中,才對我的態度依舊。

劉徹看了她一會,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很想見見李世民。”能有這樣的皇後,絕非凡品。

“李建成本來能自由在外行走,他弟弟不甘寂寞,非要招攬舊部,二人觸犯了閻君的法令,重新被軟禁起來。被傳為笑談,你可以安心。”

真的很可笑。聰明人都知道生死之間比改朝換代更徹底,他們倆要是想好,就只能盡力到閻君處為官,趁著李世民下來之前、能出帝鎮之前,搶占先機。一步搶先就能步步搶先。到了陌生的地方,別的君王治下,不先投誠示好,先收攏舊部……不關你關誰啊。

……

登基之後的閻君好像更忙了,嬴政沒因為有實習期的閻君分擔壓力和人間的君王比較賢明就降低工作量。朱砂痣閻君這次沒有偷多少懶,推過去的只有兩成奏本,他似乎學會了一邊休息睡覺一邊批奏折的方法,經常只睜著一只眼睛。祖龍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閑來,派扈從去約好了時間,在後山的花亭中相會。

雙方的欲望和情緒都需要每月相會一次。

呂雉帶了一些鮮花,美酒帶了美酒小吃,欣然赴會:“你嘗嘗這個,據說是因長孫皇後而發明的美食,叫蜜碗。”

黃澄澄油乎乎的碗狀甜點,一看就是用油炸過。這東西是先用雞蛋和面,用香油炸,然後放在蜂蜜裏煮一下,浸透了蜂蜜才拿出來。另一種方法是在和面時加入等比例的雞蛋和蜂蜜,但炸出來顏色較深。

嬴政只咬了一口,就嫌棄的放下:“太甜膩了。你見過長孫氏?”

“我見她幹什麽?”呂雉淡淡說:“她滿心都是為她丈夫打算,休戚與共。”這夫妻倆志趣相投,利益也是一致的,長孫氏一定不會做別的打算。夫妻倆生前關系好,死後只會更好。

嬴政點點頭,他對傳聞中‘因為喪妻而衣帶漸寬、憔悴生白發’的事表示不太理解,不過沒關系,沒有殉葬活人,也沒有為了修修陵累死人。不用在意。

“你最近不太高興,為什麽呢?是因為地府的生活寡淡乏味麽?閻君繼位的事?”

“不是。”

“是因為不能網羅人才麽?”

“這有一點。”

“那是為了什麽?是為了修煉不成?”

嬴政微微點頭,指尖摩挲著她的手背,沉聲說:“修煉不成,不能成仙,又有什麽快樂可言?我不是那種沉溺於美酒美味的迂夫,短暫的快樂貽誤時機,讓人一事無成。只有這些大事情,大成功,才能令我感到快樂。那時候的快樂遠勝過幾十年懶散享受帶來的膚淺,麻木,愚昧無知的快樂。”他現在也不難過,自從知道修煉不成不是因為自己愚蠢,而是因為自己過於聰明,就不難過了。

他頓了頓,看到呂雉臉上的神情,笑了笑:“不用擔心。我很有耐心,不論是幾百年幾千年的努力,我可以慢慢等。我不相信世上只有清靜無為這一條成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