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相親(1)(第2/3頁)

秦夫人見似錦眼神清澈真摯,知道她是真的不在意,心裏總算是松快了些,看向似錦的眼神,也更加喜歡了。

鄭夫人想起了自己的來意,有心轉移話題,笑著問秦夫人:“地藏庵有哪些值得遊覽之處?”

秦夫人會意,道:“一個姑子庵,哪裏有什麽值得遊覽的,不過既然來了,去菩薩前拜一拜,燒燒香倒是應景之事。”

鄭夫人便道:“既如此,讓你的人帶了似錦去菩薩前拜一拜吧,我們姑侄倆難得出來一趟。”

似錦知道鄭夫人有話要和秦夫人說,當下帶了素心,隨著侍候秦夫人的婆子一起出去了。

待似錦離開了,鄭夫人這才問秦夫人:“你侄子進京參加會試,如今怎樣了?”

秦夫人是庶出,她的同母哥哥喬文瀾考中了進士,如今在黔州做知州,喬文瀾的長子喬夙這次進京參加會試,如今正住在秦夫人的陪嫁宅子裏。

提到自己的侄子,秦夫人不禁微笑起來:“喬夙這孩子,一向不愛說話,不說考得好,也不說考得不好,我也弄不清楚。”

鄭夫人也笑:“杏榜到四月十五才放榜呢,咱們就安心等著吧!”

又道:“喬夙的親事,你哥說了讓你做主?”

秦夫人握住鄭夫人的手,親切地說道:“我的性子你還不知道麽?若是不能做主,我不會和你提這件事。”

喬文瀾是她的同胞兄長,她自然能做侄子的主。

鄭夫人這才放下心來,道:“等一會兒讓他們見一見再說,我哥也是這個意思。”

似錦從第一重佛殿開始,一直拜到了最後一重,捐出去不少香火銀子,覺得時間差不多了,這才慢悠悠向秦夫人靜修的院子走去。

這會兒木香亭裏除了秦夫人和鄭夫人,又多了一個人,那人原背對著似錦立著,聽到聲音轉過身來,原來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容長臉,高鼻子,生得不算為英俊,可是看起來卻很順眼。

秦夫人笑著道:“喬夙,這是你周姑母的侄女周大姑娘。”

又招呼似錦:“大姑娘,這是我的娘家侄子喬夙,你叫他喬大哥就行。”

喬夙大大方方拱手行禮:“周大姑娘好。”

似錦褔了福,還了禮,稱呼了聲“喬大哥”,心裏卻道:喬夙這名字,似乎在哪裏聽說過......

秦夫人招呼自己的侄子:“喬夙,你難得來一趟,陪姑母坐一會兒。”

鄭夫人則招呼似錦:“你這會兒渴了吧?這茶溫度正好,不涼不熱,快過來吧!”

喬夙在秦夫人右手邊坐了下來,似錦則在鄭夫人左手邊坐了下來。

端著茶盞飲了一會兒,似錦終於想起來了——這位喬夙,聽著和前世的黔州名醫喬夙同名,會不會是一個人?

前世那位黔州名醫喬夙,會試落第後回到黔州,隱居深山,精研苗人醫術,善於解毒,後來不知所蹤,聽說是買舟渡海,到海外尋找藥材去了。

如果這位喬夙正是前世的名醫喬夙,那是不是可以請他看看小鳳凰的病了?

想到這裏,似錦的眼睛亮了起來,小心翼翼問道:“喬公子是不是黔州人?”

喬夙笑容靦腆:“我原籍豫州,家父在黔州做官。”

信息都對上了,前世的名醫喬夙也是原籍豫州,隨其父在黔州任上,最後落戶黔州。

想到這裏,似錦眼睛更亮了,笑容也更加親切:“那喬大哥對醫術有興趣麽?”

喬夙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我生平最大的愛好便是研究黔州苗人草藥。”

似錦心中歡喜,小心翼翼地問道:“那喬大哥有沒有什麽心得?或者說有沒有什麽成果?”

喬夙被似錦弄得有些緊張,紅著臉低下頭:“我正在試驗一些草藥的解毒效果。”

似錦看著喬夙,簡直像看菩薩一樣,恨不得把喬夙給供起來:“那喬大哥可一定要繼續試驗草藥的解毒效果,《史記》中說,‘神農氏嘗百草,始有醫藥’,喬大哥你做的事,於國於民,都大有益處。”

她想了想,道:“喬大哥,我有一個極親近的人,幼時中了劇毒,至今余毒未清,每到雨雪前夕,便痛苦不堪......”

似錦把小鳳凰的症狀細細說了一遍。

喬夙認真地聽似錦說著病患的症狀,最後道:“我倒是可以一試,只是我如今也只是初窺醫道,並沒有絕對的把握。”

似錦當下慷慨道:“喬大哥,你盡管投身草藥解毒試驗,我可以資助你,每年一百兩銀子,你看怎麽樣?”

喬夙聽了,有些不知所措,結結巴巴道:“這......這大可不必......”

鄭夫人原本和秦夫人在一旁樂滋滋看戲,本來看得好好的,結果發現走向有些不對,兩人居然就喬夙的草藥試驗有了共同話題,而且似錦居然要一年一百兩銀子資助喬夙進行草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