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起(第2/2頁)

只是他反對的話還沒有說出來口,李氏已拉了拉他的衣袖,朝著他使了個眼色。

李氏向來不管他和女兒的事,此時有話要說,周鎮就轉了話鋒:“這件事讓我仔細想想再回答你。”

周初瑾已看見李氏的動作,她心中有些不悅,臉上卻不顯,笑著辭了周鎮。

周鎮就朝李氏望去。

李氏道:“老爺,你就準備讓大姑奶這樣去京城?”

周鎮不解,道:“我不是送了初瑾二百兩銀子做儀程嗎?”

李氏笑道:“她一個剛進門的媳婦,頭一次做娘,身邊既沒有母親也沒有婆婆,孩子生下來了怎麽喂養?月子裏應該吃什麽……全都沒有經歷過,您怎麽放心讓她一個去京城?”

周鎮道:“不是有乳娘嗎?到時候還會請穩婆什麽的。”

“那怎麽一樣!”李氏笑道,“那些仆婦就是再忠心,也隔著主仆之別,有些話卻不是好說的。又不能由著大姑奶奶的性子……”

“那你是什麽意思?”周鎮道。

“若是老爺同意,我想帶著幼瑾陪著大姑奶奶和二小姐一起進京!”李氏真誠地道,“既可以陪陪大姑奶奶,又可以照顧大姑奶奶生產,還可以讓幼瑾和兩位姐姐多相處些時日,姐妹間更有情份。”

“你去照顧初瑾做生產?”周鎮驚訝地道,“你。你行嗎?”

李氏笑道:“妾身再不行。總歸也是經歷過的,去給大姑奶奶壯壯膽也好啊!而且……”她指了指黃太太住的方向,“也可以避開那位。”

收拾起常秀才的時候也可以避免讓人聯想到周少瑾的身上去。

周鎮認真地思考起這件事來。

等到第二天周初瑾和周少瑾過來正房用早膳。周鎮就把李氏的意思告訴了周初瑾,並道:“少瑾還沒有出嫁,知道些什麽?有太太跟著,我也安心些。”

周初瑾很是意外。沉默片刻,道:“只是太太跟了我去。父親這裏……”

周鎮笑了起來,道:“你母親去世之後我一個不也好生生地過了好幾年。”

在周家,“母親”這個人指的是莊氏。

周初瑾想想也對。

她也笑了起來,對李氏道:“如此就麻煩太太了。”

李氏忙道著“不敢當”。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只眼著大姑奶奶順順利利產下麟兒。”

彼此客客氣氣地應酬了幾句,雖然不像真正的一家人那樣親密,氣氛卻也溫馨。

周鎮很是寬慰。

周少瑾則歡天喜地。

這樣既可以照顧好姐姐了。又能和池舅舅見面了……

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忙著收拾箱籠。

那邊黃太太和常秀才卻等著嘴角都起了泡。

這麽大的燈會,那周家二小姐第一天不來。第二天不來,難道第三天也不來?

可誰知道就這麽巧,燈會連著擺了六天,花了上千兩銀子,那周家二小姐硬是沒有邁出房門一步。

黃太太這下子可不好交差了。

她可沒少聽常秀才奉承,少受常秀才的孝敬!

“看來這周家二小姐的性子的確是非常的溫婉嫻貞。”她只好安撫常秀才道,“真不愧是在金陵府九如巷程家長大的,真正高門大戶小姐的品格,守得住,靜得下來。”

常秀才也是這麽想的。

所以聽了黃太太的話之後,他更是抓耳搔腮,求黃太太道:“若是這件事能成,我拿出兩千兩銀子做謝媒禮。”說著,又覺得周少瑾不僅值這個價,忙道,“不,我出三千兩銀子的謝媒禮。”

黃太太眼睛都綠了。

周鎮的這個知府,一年的俸祿才一百九十二石,四十二兩銀子……三千兩銀子啊!

“您放心。”她急不可待地保證,“這件事我一定給您辦成了!”

常秀才松了口氣。

黃太太送走了常秀才在屋裏團團轉起來。

她明顯地感覺到李氏和她疏遠了。

多半是把苗公子的事怪到她的頭上去了。

想到這件事,黃太太真是一口氣堵在胸口。

誰知道那個苗公子如此粗鄙不堪!虧他父親還做過朝廷大員,一看就是那沒有家教的人家。也不怪李氏對她不滿。

這件事就算沒有常秀才所托,她也得想辦法和李氏緩緩和關系才是。

雖說她家的老爺是走得宋閣老的路子,可怎比得上周大人和程家的關系。

好在這都是些內宅婦人的事,她又是一片好心,想來周大人也不至一點人情都不講。

她在心裏琢磨良久,最後決定請譚太太出面幫著試試李氏的口氣。

大不了事成之後分五十兩銀子給譚太太。

拿定了主意,黃太太去了譚太太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