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3頁)

三五日下來,付茗頌的腿傷好全,一番梳洗穿戴後,便隨著眾人一道至宴上。

猶如大病初愈,免不得朝臣奉承,更甚是攀比著誰送上前的獵物更滋補身子,又是一番唇槍舌劍。

唯有靜靜坐在一旁的宋長訣,只字未言。

可要論功,誰的功勞比的過他?

朝臣明爭暗鬥,聞恕未出聲阻斷,雙手握拳放置腿上,側頭瞥了眼宋長訣。

恰逢宋長訣來不及收回的目光,隔著喧鬧聲二人相視一眼,幾乎是一瞬間宋長訣便移開目光。

看似沉著穩定,實則露了拙。

平日裏那雙不顯山不露水的眸子,明晃晃寫著探究與警惕。

聞恕遲疑的眯起眼,他在打探什麽?

那頭,沈其衡一聲“宋大人”,打破了群臣爭亂,營帳內一下歸於平靜。眾人紛紛望向宋長訣,似是才想起他也在,訕訕閉了嘴。

大功臣在這兒,有他們什麽事兒?

沈其衡:“宋大人舍身救了皇後娘娘,大功一件,臣等佩服。”

這一言,眾人皆連連點頭,應聲附和:

“是啊,宋大人那日反應真是極快,非常人所能啊。”

“宋大人著實了不得,少年可畏啊。”

“要說還是魏二心胸狹隘,當初他在工部時,渾水摸魚,可是半點功績都未曾有,哪像宋大人,短短一月,功績百出!”

“正是,那安淮縣的河渠,難了多少人,若非宋大人,怕是還得耽擱下去。”

幾人一邊說著,一邊點頭附和,卻叫幾個工部的臉色不大好看。

自宋長訣任命工部主事以來,所有功勞都成他一人的。

沈其衡擡頭看了聞恕一眼,後者慢條斯理放下手中的陶瓷茶盞,咯噔一聲,眾人一驚,紛紛住了嘴。

聞恕忽然頷首道:“眾愛卿說的有理,宋大人確實年少有為,安淮乃大楚樞紐之地,論功,宋大人可是頭等功。”

宋長訣正眼對上他,余光瞥見付茗頌,抿了抿唇道:“此事乃工部上下的功勞,微臣不敢冒領。”

聞恕倒也沒想給他在工部招敵,見他如此,並不勉強他認下這莊好事。

他默不作聲將付茗頌的手捏在手裏,又道:“那宋大人眾目睽睽下救了皇後,此事,總不會是工部上下的功勞。”

宋長訣眉間一蹙,目光側移,落在付茗頌身上。

他胸口沉悶,十分克制的才能語調平靜道:“皇後娘娘,無事便好。”

說罷,他肋骨抽疼,忍不住握拳捂住唇咳了兩聲,還未痊愈的傷口叫他這麽劇烈的顫動了一下,疼的面色微微泛白。

幾乎是同時,聞恕掌心落了空。

他淡漠的側身一瞧,就見付茗頌緊張的偏過半邊身子道:“宋大人,可是傷處還未好全?”

宋長訣顫著拱手道:“謝娘娘掛心,有太醫在,微臣已大好。”

付茗頌蹙眉,少年蒼白的臉,單薄的身子,怎麽瞧,都算不得大好。

“遮月,將李太醫叫來,給宋大人好生瞧瞧。”

遮月連連點頭,匆忙揭了簾子而去。

右側,朝臣隊列中的沈其衡見此,眉頭微微一揚,下意識看向聞恕。

就見他眉目陰冷,扯了扯嘴角……

聽見沈其衡笑,位於他前頭的薛顯清好奇的回首瞥了他一眼。

沈其衡回以一個意味深長的笑,並未多言。

須臾,李太醫到,聞恕幹脆將人散了,僅薛顯清留了下來。

趁李太醫給宋長訣把脈這會兒功夫,薛顯清上前,有意的壓低聲音:“皇上,聞昔有話要微臣轉達。”

薛顯清一個習武之人,冷不丁這般說話,聞恕皺了皺眉:“說。”

“咳。”難得薛顯清面露難色,“聞昔來信,蘇姑娘回京了,已進宮見過太後。”

聞恕頓了頓,清冷的目光打在薛顯清臉上,薛顯清不自在的站直了些,他也不愛管旁人的家長裏短、情情愛愛,可自家夫人的話,總不好回絕……

聞恕淡淡道:“蘇禾守孝三年,孝期過了,自然要回京,有何大驚小怪的?”

薛顯清張了張嘴,搖頭道:“確實無甚大驚小怪,聞昔…總是操這些有的沒有的心,微臣回京後,定好好說教她。”

聞恕沒再理會他,徑直走向宋長訣,李太醫已收了藥箱,他聽到付茗頌道:“宋大人傷重,回京的路上,騎馬也不便,不若乘轎吧。”

宋長訣搖頭:“謝娘娘關懷,可於理不合,怎敢勞娘娘破例。”

“宋大人家中,可有人能照料?”

“自幼父母雙亡,無人照料,不過倒有個小廝,不礙事。”

付茗頌一頓,擡眼看那少年,呐呐的張了張口,還未及出聲,忽然被身後一股力量拽了過去。

“你是為救皇後受的傷,”聞恕拉住付茗頌的後腰帶,將人扯到身旁,方才繼續道:“回京路上乘轎是應當的,待回了京,挑兩個機靈的宮女貼身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