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2頁)

若是靜妃完全不知情,葉茂天也不至於押上自己的前途辦這件大事,只怕靜妃都是順水推舟。崔道昀心中籌劃著後續的安排,一時沒有說話,崔恕便也沒說話,只是細細看著他的神色,昔日的怨懟漸漸淡去,扯不斷的血脈親情重又占了上風。

許久,崔道昀咳了幾聲,道:“過兩天就該準備四孟祭祀太廟之事,朕體力不支,今年便由你代朕去吧。”

四季的頭一個月,照例都要到太廟祭祖,此事歷來是由天子親力親為,即便天子因故不能到場,也是由太子代勞,皇帝把這事交給他,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崔恕忙站起來,躬身行禮道:“兒臣遵旨!”

“你這幾日督促著謝霽他們幾個,好好把人都審問清楚,不要留下後患。”崔道昀道,“朕累了,你退下吧。”

崔恕走出來時,下意識地向抱廈那邊一望,窗口處人影一閃,分明是糜蕪看見了他,急急向裏面躲避。崔恕站定了,她在窗口守著,自然是為了等著看他一眼,可皇帝明明已經知道了一切,又只字不提,接下來該怎麽辦?

第二天早朝時,數道聖旨一齊頒布,天地巨變。

廢皇後郭元君為庶人,即日起遷入永巷嚴加看管,無詔不得踏出院中一步。廢太子崔祁煦為庶人,在宮中另辟院落,圈禁在其中。貶靜妃為才人,遷入永巷,與郭元君同住。貶冀王為永安縣子,洛王為穆安縣子,遷出宮中分別在外置宅第看管,終身不得出京。

其余從眾作亂的,郭駿陽判了斬立決,郭家抄沒,合族流放千裏之外。韓毅、馮國燦等人雖然身死,但罪不可赦,家中老小也都被連累,坐牢的坐牢,流放的流放。

嚴懲之外,也有封贈的旨意。追封早逝的淑妃為靜淑皇後,恢復陳廉英國公爵位,追封忠勇大將軍,當年被流放的英國公府近支親眷即日起洗脫罪名,遷回京城,發回原有家產、宅第。又將原金吾衛左將軍調至虎賁衛,由謝臨任金吾衛左將軍。原刑部尚書牛繼之判斬立決,提拔謝霽為刑部尚書,成為朝中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尚書。

數日後,當西疆前線傳來征西將軍和清孤軍奔襲,大敗西陵左賢王的捷報時,聖旨隨之頒布,原來和清就是當年誤傳已經戰死的英國公陳廉的兒子陳清和,恩詔恢復其本來的姓名,襲英國公爵位。

又過幾日,崔道昀在早朝時宣布,由六皇子崔恕代替自己,於下月前往太廟祭祖。

早在追封淑妃為皇後之時,朝臣們便知道,皇帝屬意六皇子,等此事一宣布,更是塵埃落定,雖然皇帝並沒有下詔再立太子,但所有人都知道,新任儲君,便是崔恕。

經此之後,後宮頓時空了一半,那些新近經由選秀嫁給幾個皇子的女子們原本以為前程遠大,誰知竟然遭此變故,除了崔奕琛安然無事,其他人都是天上地下,尤其是先前嫁入東宮的吏部尚書的孫女,鎮日更是以淚洗面,吏部尚書連連上表求皇帝垂憐,末後道昀發下恩詔,恩準發回娘家,聽憑另外嫁人,旨意一下,朝野上下有贊頌皇帝寬仁的,也有腹誹皇帝心腸太軟的,種種情形,不一而足。

窈娘已經被崔恕放走,糜蕪便揀了空閑的時機,求崔道昀放顧夢初歸家。原本卷入宮闈秘事的都是死路一條,可崔道昀看在她的面子上,又想起當日嚴刑拷打之下,顧夢初尚且守口如瓶,今後應該也不會泄露,便允準此事,顧夢初撿了一條性命,回想起前事心灰意冷,回去後便剃度出家,再不過問其他。

展眼已是十月初一,四更天時,崔恕便收拾整齊了,來福寧宮向崔道昀辭行,待崔恕走後,糜蕪陪著崔道昀用過早膳,又扶著他在薈芳園中走了一會兒,坐在水邊看魚時,崔道昀忽地笑道:“朕收你做女兒,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