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劉楊激戰(二更)(第2/3頁)

昔日德勝困境再一次出現!

李存勖看著岌岌可危的劉楊南城,本想著像之前李建及那樣,靠不怕死強攻,可這次梁軍也更有準備,王彥章在船上放得都是精銳,李存勖親自帶兵幾次強攻,居然都被擋了回來,只能接著看著劉楊南城幹著急。

唯一可以可以安慰的,王彥章見劉楊南城久攻不下,擔心再強攻下去損失太大,就改攻為困,把南城團團圍住,打算等城內支撐不下去時,再拿下劉楊南城。

而李存勖也趕忙和自己手下一眾將士謀臣開始想對策。

郭崇韜這個謀士還是非常頂用的,直接給李存勖分析,“王彥章雖然還沒攻下劉楊南城,可是已經控制了劉楊渡口,現在他只要守住,咱們過不去,南城遲早是他囊中之物,所以他才不急,改攻為圍,如今劉楊這的河面已經被王彥章用戰船隔斷,再想突破幾乎是不可能,可黃河這麽長,又不是只有劉楊這能設渡口,咱們不妨往下遊處再找一適合的地方,新建一渡口,到時既然到南岸擾亂梁軍,也能分擔劉楊這的壓力。”

李存勖一聽大喜,這主意可行。

“只是這計劃要想成功,就必須不能被王彥章發現,一旦被王彥章發現,王彥章肯定要領兵來破壞,到時渡口肯定建不成,所以還望陛下在此挑選勇士多多出戰,吸引梁軍注意,讓他無暇顧及下遊,給臣十日,臣定然給陛下重建一渡口!”

而恰在此時,一個人穿過梁軍重重封鎖,到達晉軍營中,這個人就是李嗣源麾下的偏將範延光。

當初李嗣源從劉楊渡口渡河,偷偷到南岸梁軍境內,一舉占下鄆州,本來是天大的好事,晉軍占據鄆州,有劉楊渡口作為後路,進可攻退可守,可以說是插入梁境的一把匕首。

可朱守殷大意一丟德勝,然後連鎖反應,坑了黃河一溜渡口,甚至連劉楊渡口都斷了,這事就變了,沒了劉楊這條後路,鄆州就成了黃河南岸梁軍境內一座孤城了,李嗣源在鄆州城裏,與其說守城,不如說被困孤城,要不是李嗣源帶的兵不少,差點就被甕中捉鱉了。

李嗣源那個恨啊,要不是在鄆州出不來,就能撕了朱守殷。

只是現在撕朱守殷已經不重要了,自救才是關鍵,李嗣源就打算向李存勖求救,只是在傳遞消息時卻犯了難,外面都是梁軍,一路又關卡重重,如何才能把消息送出,而此時,李嗣源的偏將範延光站出來,願意親自去送信。

李嗣源大喜,忙把蠟丸密信交給範延光。

結果還沒等範延光出發,圍李嗣源的一支梁軍主將康孝延居然偷偷和李嗣源傳消息,想要投降。

這康孝延本是晉軍將領,因犯了事,逃到梁軍,後來在段凝手下做偏將,這次王彥章帶著大軍來,段凝做是副手,跟來了,康孝延自然也跟來了,王彥章帶著主力和晉軍對峙,康孝延就被派來圍鄆州。

康孝延進梁軍時,還是朱溫時,那時梁軍是比晉軍強的,梁軍的地盤也比晉軍大,康孝延也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結果等康孝延進了梁軍,先是朱溫過世,幾個兒子爭位,到後來朱友貞勝出,可大梁對晉軍卻是一敗再敗,地盤也越打越少康孝延怎麽看感覺朱梁都是江河日下,再加上他在段凝手下,看著段凝靠溜須拍馬一路高升,越發覺得梁朝要完蛋,所以這次趁著圍鄆州之際,康孝延打算改邪歸正,重新投晉軍,不過康孝延可沒打算立刻反,李嗣源都在這被困著呢,他反了他也跑不了,於是他派人偷偷告訴李嗣源,在劉楊下遊不遠處,有一個馬家口的地方,比較適合建渡口浮橋,如果晉軍能再開一個渡口,等李嗣源撤退時,他可以跟著一起回晉軍。

李嗣源被困在鄆州,他也想退啊,自然沒有不樂意,立刻又給範延光加了個消息,康孝延想要投降,馬家口適合建新渡口。

李存勖正和郭崇韜商量建新渡口的事,瞌睡遇見枕頭,康孝延就送來建渡口的地點。

打仗往往有一利就可以幹,建一個新渡口,一能減輕劉楊壓力,二能重新打通鄆州回晉通道,三能接引康孝延投降,一舉三得,那還等什麽,李存勖立刻分給郭崇韜一萬領兵,由郭崇韜領著,偷偷去下遊馬家口建渡口,而李存勖,領著剩下的兵馬,在劉楊這吸引王彥章的注意力,保證王彥章不會注意到郭崇韜這一支。

於是,商議妥當的兩人,就帶著各自兵馬開始分頭行動。

郭崇韜帶著軍隊走了幾十裏,走到馬家口,發現這處的河道果然比較狹窄,適合建渡口,就帶人修起了浮橋,然後偷偷渡河,在黃河南岸,梁軍境內開始建浮橋南城。

郭崇韜知道修城這麽大的動靜,肯定瞞不了多久,所以從一開始,就帶著全軍日夜趕工,不但和將士一起親自築城,甚至還拿了胡床(馬紮)坐在工地上,困了就坐著歇了一會,一天十二個時辰在那看著,結果有一天,郭崇韜太困,一不小心睡著了,醒了突然覺得□□發涼,伸手一掏,居然掏出一條蛇來,虧得這蛇沒對著郭崇韜寶貝下口,否則郭崇韜下輩子就得進宮和內侍一起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