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02】七千字

這幫大臣雖都跪在地上,但臉色正義凜然,仿佛是在替天行道一般,嗓音洪亮有力,有的是十足的底氣。

這怪不得他們,實在是謠言傳得太真了。

且還不止他們方才在朝堂上說的這些,亦有些難以啟齒的話,沒有說出口。

比如說......陛下乃紅顏禍水,為了江山先是勾.引了從小輔佐她的攝政王,又狠狠將他拋棄,所以才致使如今攝政王昏迷不醒。

原本英明神武風骨偉岸的攝政王在百姓心中就是民心所向的存在,知他昏迷後便有許多百姓傷心欲絕嘆惋哀戚。

如今知道罪魁禍首是誰,則傳得愈發沸沸揚揚了。

至於這些知道皇上長什麽樣的大臣們,回憶起皇上那身量身板還有那張臉來,再加上先前皇上被擄時明明應該覺得幸災樂禍的攝政王卻拼了命不顧大臣們勸阻的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救皇上回來,他們就覺得這傳聞越發的可信了。

亦有些雖對傳聞略有耳聞卻總覺得這件事太過匪夷所思以至於不敢相信的大臣們,此時也眼睜睜地看著顧之澄,想等她一個解釋。

顧之澄差點被氣得背過氣過,眸色冷幽地看著底下跪了一片昂著頭顱等她答復的大臣們,冷哼一聲道:“朕要徹查,這傳聞的源頭到底是何處!”

跪在最前頭的張丞相隱有一愣,而後道:“陛下放心,此事臣已著人去查了。但是這傳聞到底屬實,還是謠言,陛下總得有個說法。”

說這話時,張丞相滄桑的眸子裏隱隱泛起些鋒芒。

他是陸寒的心腹親信,如今陸寒昏迷不醒,而罪魁禍首卻因此而穩坐皇位,在這雕龍髹金大椅上顯得好不威風,讓他心中如何能痛快?

“......”顧之澄杏眸裏凝著淺淺的波光,正要說話,卻有人已經替她先開了口。

“澄兒是先帝唯一的骨肉,亦是顧朝皇室僅存的血脈,無論她是男是女,這皇位,除了她,還有誰能坐?!”太後端莊而威嚴的聲音從黃色金龍雲頭紋亞麻簾後傳過來,透出一股子震懾感,頓時讓底下的大臣們都噤了聲。

不過這倒不僅僅是因著太後的威嚴,而是因太後這句話的意思,算是變相承認了當今聖上......真是女子。

雖之前心裏隱隱有猜測,但如今當真得到了證實,還是讓諸位大臣都驚得半晌說不過話來。

待到回過神時,大臣們才忙跪伏著請安道:“臣等參見太後!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後端坐在簾後,身影模糊卻自肅麗大方,“諸位請起吧。雖後宮不得幹政,但如今攝政王不醒,皇帝又仍未及冠,哀家不得不出來說句話,免得顧朝江山因此而亂了套。”

張丞相忙拱手道:“請太後放心,臣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會努力保顧朝太平。”

太後默了片刻,才道:“哀家知道你們忠心耿耿,可方才在朝堂之上如此質問皇帝,歷來可不是什麽忠臣之舉。”

諸位大臣們神色復雜,又忍不住多看了顧之澄幾眼,有些話實在是不知如何說出口。

這女子當皇帝的,古往今來可從沒有過。

難道就要這樣冒天下之大不韙,讓他們擁戴眼前這位弱質纖纖年紀尚小的小姑娘?

盡管她是顧朝唯一的血脈,可她也頂多只能當顧朝的公主啊......

太後趁群臣們心中糾結之時,冷著聲音道:“諸位愛卿可還有話要說?若無事,就退朝吧。”

大臣們仍舊措手不及,心中思緒萬千,自然無人敢帶頭出聲,所以都沉默著散了朝,只是每個人腦袋裏都亂糟糟的。

踏出這金鑾殿時,看到外頭正是晴空萬裏的好天氣,可是每個人都知道,這澄都,只怕是要風雲變幻了......

等群臣們散去,顧之澄也同太後一道回了清心殿。

太後不說話,只好由她先開口,“母後怎的從洛台山回宮了也不同朕說一聲?”

太後拍了拍她的手背,笑得合不攏嘴,“澄兒,哀家著急回宮,沒來得及同你通傳,這不剛回宮就趕到這兒來,替你震懾群臣了麽?”

顧之澄聲音有些壓抑,小聲問道:“出了這樣大的事,母後怎還這般開心?”

太後紅唇彎彎,笑意並未收斂,反倒用欣慰的眼神看著顧之澄道:“澄兒,這件事你做得很好。攝政王一除,顧朝江山就盡在我們的手中了。”

顧之澄杏眸裏劃過一絲極為幽暗的淺光,低聲道:“如今的事態可不如母後想的那般輕松......且方才母後為何要變相的承認那傳聞,大臣們知道我是女子後,人心便難穩了。”

太後卻一臉無謂的模樣,笑容盛極,“這有何妨?只要攝政王不在,這群大臣就跟盤散沙似的,還能鬧出什麽動靜來?且你父皇臨終前吩咐你隱瞞身份,也是怕攝政王以你是女子的由頭想方設法奪走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