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現在想來,顧之澄不由一陣後怕。

陸寒素來是個不動聲色,萬事內斂的人,所以當時她棄弓之事,雖他表面並無任何反應,但想必心裏頭,不知記恨了她多少。

所以當下,即便她有多不情願收下這小弓,卻還是得笑臉團團,眸子彎彎地將弓揣在懷裏,尾音略帶了絲上揚的誇道:“攝政王甚得朕心!竟有這般心思,替朕量身定做這樣的小弓。”

確實,這把弓拿在手裏,很是輕巧,弓弦用牛筋制成,堅韌又能輕易拉開,很適合她這樣手小力氣也很小的。

想來這把弓,也是費了一點心思的。

只不過上一世,她將陸寒的這一點點好心思也棄如敝履,這一世,反倒覺察出陸寒也不如母後說的那般壞。

起碼會帶她出宮玩,給她安排很好的老師,還會替她背黑鍋,給她造好弓......

只不過,她還是怕他。

每每想到,便覺得心顫不已,仿佛有無形的手扼住了喉嚨,讓她想起死的時候全身無力的那種絕望感席天卷地,手心和額間都沁出一些細密的冷汗來。

“陛下不妨現在便試一試?”聞大將軍適時在耳邊提醒。

“......好。”顧之澄垂下眼簾,狀似認真擦拭著這把弓,心裏頭卻想著,若是她能練習拉弓射箭,定然不能像之前那般,歇息那麽久了,不如......

顧之澄腦海裏閃過一個注意,當即便擡起小臉,眸子亮晶晶地沁著笑意,彎彎看向聞大將軍,“聞大將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朕以為,咱們應當在每日練習射術之前,先預想一番今日所求,方可循此前行。若已達到所求,便可松泛一下,凡事過猶則不及,需能勞逸結合,才能長久。聞大將軍以為如何?”

“......”聞大將軍是個粗人,早就被顧之澄這番話繞得有些糊塗,心中只覺顧之澄這樣小的年紀,就能道出這些大道理來,書讀得著實不錯,心中更是有了股莫名的驕傲自豪。

就如同自個兒的兒子在國子監學有所成,他這個做老子的也面上貼了金似的,連忙點頭稱是,“陛下說的是,臣都聽陛下的。”

“那聞大將軍今日對朕期望如何?”顧之澄眨了下眼,晶亮又純粹的眸子緊緊盯著聞大將軍。

聞大將軍怔了怔,摸著後腦勺,他訓練手下的兵士沒這麽多彎彎繞繞,所以他從沒想過這些。

顧之澄見狀,立刻提醒道:“之前朕已練習幾日,卻連弓都拉不開。朕以為,不如今日就以朕能將弓拉開為限?”

“自然是好的。”聞大將軍微微頷首,半蹲下身子,將顧之澄手裏的弓正了正,“那臣再教陛下一次,開弓的要領。”

......

顧之澄上一世練習射術極為勤勉,雖無天賦,但貴在堅持,射術在她十八歲那年就已得到了聞大將軍的真傳,百步穿楊,不在話下。

所以現在她有了合適的弓,且聞大將軍又耐心教她,重新回憶了一般開弓的要領,所以讓她以最標準的姿勢拉開弓弦,並不是什麽難事。

顧之澄不敢一次表現得很完美,所以也跟著聞大將軍裝模作樣練習了幾次,約莫著一炷香的功夫過了,她才拉開弓,擺出了聞大將軍誇過她無數回的完美姿勢。

聞大將軍眼睛亮了亮,忍不住由衷誇道:“陛下聰穎,實在天賦異稟。”

再多的話,以聞大將軍肚子裏的點墨來說,他也再誇不出來。

但眼睛裏的驚艷和贊嘆之色,滿得能溢出來。

只有顧之澄知道,在聞大將軍嘴裏所言的“天賦”,不過是她上一世整整八年的努力。

她哪裏算得上有天賦呢,不過是勤能補拙罷了。

顧之澄表現得如此完美,自然毋須再多練,所以今日也不過只練了一炷香的功夫,便又回去歇下了。

第二日,亦是如此。

顧之澄連蒙帶哄讓聞大將軍以為她能將箭射出去,遑論中不中靶,都算今日已學有所成。

然後又學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她便成功將箭射了出去。

故意脫了靶,卻仍舊被聞大將軍一頓誇。

顧之澄又如願回了清心殿內歇息。

第三日。

聞大將軍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陸寒。

他長身玉立在練武場的正中間,手負在一身青色墨袍之後,蟒紋玉帶系在腰間,襯得肩寬腰窄,勾勒出凜冽斐然的氣質來。

顧之澄見到陸寒的背影,原本歡快的小步子戛然而止,頓在原地,不敢向前。

她今日仍舊穿得似個毛球,只露出一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靈動的眸子滴溜溜地轉著,露出一兩絲怯意來。

陸寒似有所覺,驀然回過身,冷峻的眉眼依舊,如刀雕玉琢,似神仙又比溫潤的謫仙人多了幾分淩厲。

“陛下,請過來。”陸寒側了側身子,露出方便拉弓射箭的位子來,對顧之澄做了一個“請”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