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3頁)

李衛風神情復雜。許久,才說:“大姐,這裏是我的莊子。”

“你以後就住在這裏。”他說,“以後,你是從老家來投奔我的堂姐。”

“你喜歡的那幾個伶人,十一都一起送過來了。”

“你想出門玩也行,想進城逛街也行,記得戴上帷帽,別讓人認出你來就行。”

“只以後,你就是你。宮裏的李貴妃,昨天夜裏暴斃了。世上再沒有這個人。”

李衛風說完,嘆了口氣,道:“大姐,你別怕,以後還有我呢。”

只李十一郎,和她斷了姐弟情分,將她逐出宮來。原來他說的“緣盡於此”是說從此以後再不庇護她,不是要她死……

說起來,她和李大郎才是真正有血緣關系的族兄妹,可李固將她從宮廷驅逐,卻將她交給了最信任的李衛風。

李珍珍伏地大哭。

隔日河西郡主來到莊子上見她,淚流滿面:“母親做了什麽?青雀的死你可有伸手?舅舅說,以後世上再沒有你這個人了。”

李珍珍也流淚,囑咐女兒:“你好好聽舅舅的話,受了欺負與他說,他立了誓言會照顧好你。你聽話就行,切勿對你舅舅生怨念。”

河西郡主道:“我為什麽要對舅舅生怨念。我沒有父親沒有父族,外祖父也沒了,沒有舅舅,我們兩個早不知道活成什麽樣子了。”

女兒小小年紀,卻原來比她清醒得多。

李珍珍悔恨交加。

然時光再不會倒流,沒人能回到從前。

每個人都回不去了。

鄧婉死於小年前夜。那晚李固匆忙回宮,第二日便是小年,各衙門封印,停止辦公。

中午宮裏便送出來消息。鄧婉之死是謝玉璋知道的,李珍珍之死卻令謝玉璋吃驚不小。

宮裏對外也只送出來這兩條喪訊,其余都是內闈事,並不對外公示。謝玉璋就和旁的人一樣,什麽都不知道。她的舅母楊夫人還專程跑到她這裏來打聽消息。

“說趕上過年,為了不令百姓掃興,二妃即日便下葬。哪有這樣的?年節再大,大得過國禮嗎?”楊夫人說,“吉日也不挑一個,也不叫命婦們去哭靈,竟是一點體面都不給二妃。”

皇長子未成年,尚不用百官臣民為他戴孝。

但李珍珍這種級別的內命婦的喪葬之事,實該有許多規矩的,便是謝玉璋都該去禁中為她哭哭靈,按禮祭拜的。

如今全沒有。

楊夫人告訴謝玉璋:“內闈現在不知道是什麽情況。除夕夜宴說是還照常辦,只女眷不必入宮了。”

“珠珠。”楊夫人壓低聲音道,“貴妃、淑妃這是得了什麽失心瘋,竟害死皇長子?”

雖然明面上說皇長子死於意外。但諸宮被關押數日,雲京貴族中早就在私底下議論紛紛。昨夜裏貴妃、淑妃一死,頓時眾人便覺得她兩個便該是兇手了。

謝玉璋沉默許久,道:“皇長子死於意外,沒有什麽兇手不兇手的。”

楊夫人嗔道:“看你,還跟我見外,我又不會到處亂說。”

謝玉璋苦笑。

而後這幾天,宮裏再沒有任何消息,後宮任何人遞牌子都進不去。諸宮親戚,都與自家妃主見不得面,通不了消息,不免惴惴。

謝玉璋也一直都沒有見到李固。

她再見到李固,是在大年三十的清晨。

謝玉璋到了該醒的時間自然醒來,卻不見侍女們如往常那樣魚貫而入,各司其職伺候她梳洗。

她有些納悶,坐起身來喚了一聲。

不料外面次間裏李固道:“她們在外面,要叫她們進來嗎?”

謝玉璋大吃一驚。她忙起身,披了件衣裳便推開槅扇出來。

次間的榻原該是侍夜的侍女睡的地方,如今榻上也有被褥枕頭,一人也剛坐起,只穿著中褲,精赤著上身,胸膛精實,腰身勁瘦,正是李固。

李固看到她一雙秀足也沒穿襪子,赤著踩在地板上,踏雪一樣,眉頭皺起,走過去一把將她抄起橫抱,放到榻上,又拿被子捂住了她的腳。

那被子裏面熱騰騰的,熱氣都還沒散。

謝玉璋道:“陛下什麽時候來的?”

李固拎起中衣往身上套:“昨天夜裏。”

謝玉璋想說話,李固道:“你已經睡了,我叫她們別吵醒你。”

謝玉璋腳丫動了動,往裏伸了伸,裏面更熱乎了。她問:“陛下在這裏睡的?”

李固沒回答,卻回頭看著謝玉璋,眉頭皺了起來。

他問:“你為什麽叫我陛下?”

謝玉璋一愣。

李固轉過身來,道:“玉璋,你剛才一直在叫我陛下。”

謝玉璋不過一件外衫披著,李固中衣的衣襟都還沒掩上,露著胸膛。這般隨意的情況下,謝玉璋卻一直稱他“陛下”。她可是生起氣來,敢轟他走的人。平時兩人獨處,常常是“你”、“我”,並不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