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頁)

“為人仆者,當忠。”

“寶華公主昔年和親漠北,年方十四。你可想過,她孤身一人,何等淒惶?”

“臨陣脫逃者,有什麽面目,活在世上?”

那雙黑色的靴子沒有停留,轉身離去。

徐氏面色慘白,癱坐地上。

接她進宮的小內侍進來:“陛下令我送你一程。”

徐氏嘴唇顫抖。

城門已經關了,侍衛出示了手令,車子出了城,送徐氏回到了自己的家裏。

內侍什麽也不說,只看著。

徐氏一路至此,卻已經平靜,只道:“容我交待一二。”

她不在,侄孫睡不著,見她回來,頗高興,道:“阿婆,明日想吃油果子。”

徐氏道:“好,明日給你做。”

拉著侄孫的手,帶他去屋中,指給他銀錢存放之處,又告訴他房契、地契在哪裏,一定要收好。

侄孫疑惑:“與我說這些做什麽。”

徐氏握著他的手道:“因為你長大了,男兒家,要撐起一個家呀。”

侄孫被當作大人看,十分高興,雖然疑惑內侍和侍衛為何還待在自家院中,還是被徐氏哄著去睡了。

內侍進了屋中,只是看著。

徐氏打開了衣櫃,找出了一條腰帶。

……

屋中響起了凳子倒地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確認了,內侍才出來,院中兩名內衛跟上他。三人無聲無息地消失在夜色裏。

回到宮中,稟告了幹爹福春。福春點頭,讓他退下,自己去了寢殿。

“陛下。”福春腰弓得極深,“徐氏自裁了。”

帳子中傳來皇帝淡漠的聲音:“知道了。”

福春弓著腰退出去,站在寢殿外,半晌才直起腰來,抹了把後頸的汗,長長吐出一口氣。

第二日京兆府果然派了人到謝家村,邶榮侯李衛風竟也親自跟著來了。果然沒有對謝寶珠食言。

十四娘的事,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便破案了。

十四娘的父親見事情鬧大了,終於說了實話——他將十四娘嫁給商人為妾了。

族人中自然有怒有罵的。

事情戳穿,那父親也不裝病了,反而發起飆來:“十四娘自己樂意的!康樂你知道什麽!你家是親王,供奉比別家都好,我家怎麽和你家比得了!吃糠咽菜誰受得了!商人雖低賤,能讓十四娘過得好!你多管什麽閑事!不然怎麽樣?真嫁給附近農夫,養雞種田嗎?”

守村校尉咕噥:“我都說了……”

李衛風其實昨日裏見這校尉一口咬定要苦主來,苦主又不肯來,便已經猜出大概真相來了。

他也是底層出身,什麽齷齪事沒見過?

亦猜到了謝寶珠是燈下黑——她肯定是想不到自家親族長輩竟會將女兒賣給商人為妾的。

那父親罵了幾句,越說越覺得自己有理,來勁了,還欲再罵。

謝寶珠冷冷道:“你是對陛下的仁厚心存怨懟嗎?”

京兆府的人還在這裏呢,邶榮侯還在這裏呢,那當爹的當時就噎住了,忙道:“胡說,胡說!”

壽王出來和稀泥:“行了行了,自家事,你情我願的,知道怎麽回事就行了。都散了都散了。”

驅散了族人,又向京兆府的人道謝,送他們離開。

李衛風卻沒走,把那校尉罵了一頓。校尉顯然是知情的,那肯定是收了好處。

校尉辯解道:“村中人口,女子並不計在內的。”

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謝氏族女,便是嫁給農夫,也遲早都要嫁出去的。真正要看管的,是有謝氏血統的男丁。

即嚴格意義上講,這校尉只要不是拐了人去賣,對這事只拿點好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並沒有觸犯什麽條例。

李衛風一噎,惱火道:“你別以為我不記得你!你姓鄭,以前是寅部跟著老羅的是不是!”

校尉驚喜道:“侯爺還記得我呢?”

李衛風道:“廢話,這村子我督建的!”又罵了他一頓。

鄭校尉委屈:“他們真是你情我願的,那女郎自己都點頭了,真的!”

李衛風才不管,罵了一頓,氣勢上贏了,把鄭校尉轟跑了。

李衛風一轉身,卻見謝氏族人三三兩兩散去,唯獨謝寶珠還站在那裏。

雖然還戴著她那奇怪的鬥笠,蒙著面,但她孤零零站在那裏,腰背細薄,微微垂著頭,目光散落在塵埃裏,看著委實可憐。

李衛風心有不忍,走過去跟她說:“那個,其實,唉……”屁安慰話都沒說出來。

謝寶珠輕聲道:“從此以後,有樣學樣。我謝氏女郎,不知道還有幾個要淪為商人妾。”

話中淒涼之意,令李衛風沒法接口。

謝寶珠擡頭,鬥笠下的鳳眸看了李衛風一眼,福身一禮:“多謝邶榮侯了。”

說罷,轉身離去。

李衛風望著她清瘦背影,搓搓後脖子,有點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