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2/3頁)

完全如李珍珍所預料。她微微一笑,問:“競爭者是誰?”

“爭的人多著呢。”李衛風道,“但其他幾路人都沒戲,子鵬說,能跟你爭的,只有雲京舊黨。不過聽說舊黨自己也還沒捋清楚呢,好像內訌了。”

李珍珍笑意更深。

李固登基了,也到了眾人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了。早在李固進京之前,雲京舊貴們便已經紛紛摘下了府邸的牌匾。前趙的爵位都不作數,舊勛貴家永業田收回。大穆新立,權力桌面上全要重新洗牌。

三省六部的架子搭了起來,最重要的中書省和門下省,河西黨和雲京黨各占了半邊天,只勻出來些不那麽重要的位子給其他幾路人馬。政事堂裏,這兩路人聲音最響,可以說平分秋色。

但若論起軍權、兵馬,沒有任何一個派系可以與皇帝的河西嫡系比肩。

大穆強兵,皆在河西人手中。

李衛風和李珍珍理所當然地覺得,李固該向著河西。

在他們的心目中,雲京舊黨也好,其他什麽路數的也好,都該是“外人”,他們河西人才和李固是“自己人”。李固如何能不向著自己人?

但他們都忘了,李固已經不只是河西的李十一郎了。他是這半壁江山的皇帝。

河西黨也好,雲京舊黨也好,都屬於他。他便不能只偏向一方,更不能任其中任何一方坐大。

李固從未接受過系統的帝王教育,但天生有敏銳的政治嗅覺和大局觀。就如在河西時,他選擇對李二郎退讓,以維護河西整體的利益;亦如在漠北時,和阿史那千載難逢的狹路相遇敵明我暗,他選擇以身犯險,火中取栗。

一如前世,皇後的位置最終落到了張拱孫女張芬的頭上。

張拱現在是大穆朝的中書令。

趙朝時,他是丞相。黃允恭占據京城時,他是丞相。如今,大穆朝新立,他依然是丞相。

只今生,雲京舊黨內部在作人選的時候的確是如李衛風所偵知的那樣發生過內訌。但前勛國公楊長源的侄女還是敗給了張芬,只內定了妃位。

只是眾人都想得太美。

名單遞到了李固的手上,他朱筆一勾,張芬為後,三妻為妃,三妾為嬪都沒有爭議。只新要往宮裏送的女子,全都置於嬪位之下,不過美人、才人之流。

真是來得早的占便宜。

眾人都傻眼。

舊黨關起門來罵:河西土包子,恁地小氣!

陳良志走在宮闈的長廊裏,揣著手跟蠻頭說:“他總得發散發散這口氣啊。”

蠻頭說:“這有什麽好氣的,女人當然越多越好。這送來的哪個不是美人!”別人做夢想要的事,居然還氣。

陳良志微笑:“今日不同往時了,不是他們想談條件,就能漫天要價的。這些人該明白了。”

李固登基後,楊懷深才回到雲京。

先前為攻打雲京,他悄悄潛回過,那時候家裏的牌匾還是“敕造勛國府”,這趟再回來,便只是楊府了。按照現在的身份,一應逾制了的東西,都拆了去。前朝的痕跡,都被從時間中抹消。

楊懷深一回來便聽說了堂妹要入宮的消息,他去了書房便與楊長源吵了起來。

“不去,我們不去!”楊懷深臉色發青,“我們勛國公府,出過三代皇後,何曾出過妾?”

“皇家妃嬪,豈是普通的妾侍可比?”楊長源道,“還有,別再提什麽勛國公了,我朝沒有什麽勛國公!”

楊懷深大聲道:“皇妾也是妾!什麽妃,什麽嬪,不過是美人而已。還不如妾,婢妾差不多了!”

楊長源不想聽:“你閉嘴!”

“我不閉!”楊懷深立即頂嘴道。

從前,他這個紈絝子弟看見親爹就如老鼠見了貓,生怕自己又做的哪樁浪蕩事讓親爹知道又要挨一頓打。

可現在,他上前一步頂在了楊長源身前毫不退縮。

“爹!”他面孔緊繃,道,“若說我這幾年學到什麽道理,那就只有一個――該男人做的事,就去做,不要推到女人身上!”

他道:“珠珠何等身份,被送去那等茹毛飲血的蠻夷之地,有什麽用?有什麽用?你可知她現在二嫁,嫁的是父子!對我們卻有什麽幫助?若不是十一……”

若不是李固狙殺了老頭子,河西內亂和京城淪陷的消息傳過去,那老頭子能袖手幹看著?

老頭子雖老猶如雄獅,河西雖不怕他,但他若持續騷擾,實在是拖後腿。李固哪還能這麽神速地一路南征到江北岸。

但楊懷深說到這裏,戛然而止。

李固狙殺了阿史那俟利弗之事,並未聲張,至今只有他最嫡的嫡系知曉。楊懷深雖不知道李固用意,但皇帝既然不願人知道,他便不能胡說了出去。

幸而及時刹住。

謝玉璋的事,先前楊懷深潛回雲京的時候,楊長源便已經知道了。只難過得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