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3頁)

到得晚間,眼看著朝霞宮就要落鎖的時候,卻有東宮的人悄悄來扣門。

來的人是太子身邊十分信任的內侍。謝玉璋遣開宮人,林斐去盯著屋外。那內侍只停留了片刻,說完了該說的話,就借著夜色悄悄離開了。

林斐送走了那人,折回內室,卻見謝玉璋的目光投在地板上,燭光跳動著打在她的臉上,晦暗不明。

林斐在她身邊坐下,輕聲問:“太子怎麽說?”

謝玉璋擡眸看了她一眼。

“昨日裏使者對陛下正式提了和親之事,態度強硬,明說了不要宗室女冒充的,只有真正的公主,才配得上他們的阿史那汗。”

竟然,都和謝玉璋提前知道的消息一樣!林斐的心揪了起來。

“陛下怎麽說?可拒絕了嗎?”她緊張地問,到底心裏還是存著一絲期望。

謝玉璋搖搖頭。林斐的心便是一沉。

“父皇沒有立刻答應,也沒有拒絕,只說再議。”謝玉璋淡淡地說,“但他昨天宿在了玉藻宮,今天上午,淑妃便召了她的嫂子陳夫人進宮,傍晚時候,陳家的人偷偷摸摸去了驛館……”

寢殿裏靜得落針可聞。林斐覺得口中發澀。

全都……全都被她們料中了。

“我們、我們也去請舅老爺……”她說。

“阿斐,沒用的。”謝玉璋打斷了她,“你還不明白嗎,這件事,我們沒能力改變,沒人能幫我的。”

陳淑妃用的是巧力,借勢而為。便是皇帝也不得不向眼前的局勢低頭。

林斐就是太明白,才覺得胸口像壓了大石一般難受。

而她的殿下……為何能如此鎮定?

林斐焦慮得一夜睡不著。反而謝玉璋證實了前世的猜疑,這一晚睡得反倒沉沉的。

第二天天放晴了,寶華公主似乎心情不錯,林娘子卻眼下青黑,一副強顏歡笑的模樣。令宮人們暗暗奇怪。

這樣的奇怪情形持續了數日,甚至流傳出了“林娘子患了心疾”的傳言。

連淑妃都聽到了這消息,對謝玉璋說:“你身邊那個林家的孫女,若是不好了就打發她出去。”

謝玉璋望著淑妃寫滿慈愛的臉,笑著說:“她不過是來葵水腹痛罷了。”

淑妃一副這才放了心的樣子,賜了些藥材給朝霞宮。

謝玉璋謝過淑妃,目光卻只關注著兩個一同來請安的小妹妹身上。

福康和嘉佑安安靜靜地跪坐在席上,不搖不晃,顯然禮儀規矩都學得極好。

從前,她只覺得兩個幼妹乖巧討喜,可現在想想,她在她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是多麽的跳脫頑皮,令母後頭痛啊。

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正該是最好動、最頑皮的時候嗎?

不知道是不是賜藥這個事成了不好的兆頭,朝霞宮的林小娘子身體無恙,淑妃卻忽然病了。

後宮一通忙亂,又是太醫院的禦醫們會診,又是皇寺的僧人為淑妃祈福念經。亂了幾日,淑妃也不見好,謝玉璋去請安都被擋在外面,說是怕過了病氣。

謝玉璋回到朝霞宮,林斐還說:“淑妃娘娘這次是怎麽了?病情來勢洶洶的。”

謝玉璋卻沉默。

她還記得這件事,淑妃忽然病倒,藥石無效。後來父皇便請了皇寺的主持一和法師來看看,然後……

朱雀南街的李府中,李銘正聽從人回稟。

“怎麽回事?”李銘問。

從人答道:“法師說,需個晚輩子女為陳淑妃祈福,安樂公主自告奮勇去皇寺後山的保崇庵帶發修行三年,三年之內不說親嫁娶。如今,雲京城的人都知道這事了,紛紛稱贊安樂公主至純至孝。”

李銘臉色十分難看,他令從人退下,一怒將面前幾案上的東西盡數掃落到地上。

李固和李衛風面面相覷,出聲:“大人?”

“什麽東西,不過城門小吏之女!”李銘罵道。

陳淑妃出身雲京城城門小吏之家,因入宮得寵,帶得陳家雞犬升天。先皇後故去,陳淑妃寵冠後宮,陳家儼然一副正經國舅家模樣。

李衛風勸道:“大人息怒。”

李固卻道:“敢問大人因何發怒?”

李銘恨恨道:“我前幾日才入宮為四郎求安樂公主,轉頭她安樂公主就帶發修行去了,好,甚好!”

李固掩不住眼中驚訝。

李衛風則看了他一眼,用眼神說:瞧,你猜錯了吧。

李固稍加思索,抱拳:“大人,寶華公主乃是先皇後嫡出,性子看著也好,大人何不為四郎求寶華公主呢?”

“寶華公主……求不到了。”李銘揮揮手,情緒十分惡劣,道,“真當我稀罕她麽?有母短視如此,就會玩這些內宅後院的把戲,女兒又能聰明到哪裏去。罷了罷了,天下淑女千萬,我李銘還給兒子尋不到一個合心的新婦不成!”

“好了,你們退下吧,我一個人靜靜。”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