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模擬的所謂《退學申請》的思考(第2/3頁)

所以,我申請退學,我不想把我的理想葬送在這無聊的作業和考試中,少我一個,就多一個學位,多一個兄弟考上重點高中、名牌大學。

我認真思考了,如果我這種高智商的人一旦有了遠大的理想是很可怕的,萬一我將來成了希特勒,成了諾貝爾,成了愛因斯坦或者成了莫言,那對於人類必然是災難!!!

申請人:馮邵一

2012年10月19日

楊:“犀利!”

何:“這也許是另類自由的追求者,只是他的理想和現行的培育目標不相一致。他只知道蝴蝶在短暫的一生,也要綻放那美麗的翅膀,而不知道蝴蝶為了生存還要和大自然、外敵、同類進行抗爭。”

熊:“犀利!”

黎:“這些網上流行的東西也許是學生真實心態,也許是成人或媒體偽造的成分更多。問題如下。

“其一,這種對教育進行批評的文章,如果批評這種教育體制,希望改革,希望像英國一樣讀相對輕松的中小學,即平時輕松,假期較累,是可以的;但是他們是否希望像在美國一樣讀大學而畢業率相當低,就不得而知了。

“其二,如果說人生出路不只有讀大學一條,肯定是對的,而且要加大宣傳力度和分流實踐力度;但如果說人生不用努力,不用追求,不用提高,不用管其他人而‘躲進小樓成一統’。那我還可以說一句‘你還不如不出生’。人生難免煩惱,人生即煩惱,煩惱即菩提。因為各種煩惱困境而否定人生追求,就相當於倒臟水時候連孩子一起倒掉一樣。連老子還‘無為無不為’呢!

“其三,所謂申請退學者口口聲聲高智商,但是眼高手低,連字都寫成那樣子,也許注定沒有大成就或大境界。他也許有高智商,但很可能沒有高情商,所以才會以自己為中心,否定別人的價值。

“其四,他們要浪跡天涯,是可以的。如新聞上說有的北大哲學系老畢業生退隱山林,不問世事,如果有親愛的相隨是不錯的。我懷疑是否有這樣的愛人甘願相隨。但你們最好不要生孩子,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其五,他的目的是追求快樂,但是有單純的絕對的理想的快樂嗎?沒有痛苦煩惱的比較,快樂又如何稱其為快樂?所謂快樂只是煩惱人生中的調味料罷了,還不如像不才一樣追求平靜,不爭有為,寧靜清越,仁愛謙遜,忙裏偷閑;平靜是最大的快樂。理想與現實從來很難統一,如果因為現實不符合理想的設計和想象,就同時否定現實與理想,那就無異於因為看到醜惡的景物而挖掉自己的雙眼一樣,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美麗的風景。

“其六,他說的科學與人文,科學與人類困境不過是重復前人的說法。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科學使得人類發展,但也可能導致人類毀滅。如果沒有科學,我們還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這是否就是幸福?導致科學發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欲望,他否定了科學,但是不可能否定科學的根源即欲望,所以要和心愛的女孩浪跡天涯。如果都否定掉,人就難以為人,就像害怕空氣汙染而拒絕呼吸,害怕食物不安全而拒絕進食,只有死路一條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世界各國和個人協同節制欲望,順應自然,防止科學的過度膨脹與功利心爆炸。

“其七,每個時代都有逃避人生的人,如宗教徒,如所謂浪跡天涯者,這是他們的自由,值得尊重,我也想如此。但最終他們還是靠世俗人生的供養,用納稅人的錢,也最終逃避不了和俗世中人一同呼吸同樣的空氣。我們對此,需要的是放下。其實他雖似逃避,但他的功利心並不比別人弱,他只是想不用通過那麽多年的努力就能夠得到好的工作。現在有不少學生都想一步到位,不通過自身努力就要得到很好的待遇,一畢業就什麽都有,卻沒想到不經歷風雨怎麽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也沒想到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有太多欲望。

“其八,批判教育不等於放棄教育,就像批評孩子(父母)不等於放棄孩子(父母),不能因噎廢食一樣。

“其九,我也很痛恨給學生布置那麽多作業。現在的教育體制是‘教育’有問題,如官員校領導老師的問題,即小學初中化,初中高中化,高中像罐頭,大學很多通識課,以及老師不夠敬業等;如教育評價制度的問題,即官員想以此出政績等;如家長的觀念問題,如學生自身的問題,如欠缺優質資源,如教育管理水平低,如缺乏人性尊重等。但同時也是‘體制’有問題,如政治、經濟、人口等問題,把一半人口分給美國,不知道美國教育是否還能夠像現在這樣?!我有點懷疑。另外,能夠到國外名牌大學、中學留學的家庭是不占多數的,因為一般人沒有那麽多錢。真正要改革教育就要從以上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