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賺多少錢才幸福?(第2/2頁)

客觀來說,從生存角度看,在大城市,月薪七八千到上萬的確不算太多,因為房價都是兩萬左右甚至四五萬一平方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便是如此。我有個朋友,月薪上萬,夫妻倆加起來大概年收入二十萬,但在某市買了個房子,每個月月供六千,還要還債,生活不寬裕。有個大學同學讀了博士,月薪一萬,夫妻倆大概年收入二十萬,也就現在才在上海買房。當然也有的大學同學,畢業後留在上海做中學老師,月薪不高才六七千,不過靠著兼職,也買房了。而另外的同學留在北京,轉行做了律師,月薪一萬多,但是因為房子買得比較早,壓力也就沒有那麽大了。

以上說的都是越來越好的情況,下面說說有錢變沒錢的情況。如我朋友說他某市的一個做中學教師的朋友,夫妻倆收入加起來大概三十萬。因為他們住在單位提供的廉租宿舍裏,沒有在當地買房,只在家鄉買了一套三百平方米的房子。不過因為身體不好,加上花銷大,所以他們也沒多少錢剩下。人遇上三災六禍,再加上理財不當,金山銀山都會吃空。大款、大腕尚且難以避免,何況是一般工薪階層呢?!

其五,金錢與幸福成正比嗎?這肯定難成正比,因為從邏輯上而言,金錢是外在的,而幸福是內在的,不在一個層面上。沒錢不幸福,沒錢也幸福;有錢可幸福,有錢也不幸福。金錢與幸福之間是不能輕易畫等號的。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還要有愛的大局,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沒有愛的大局,有錢又如何呢?還不是很多家庭不幸?還不是很多人離婚?還不是很多精神孤獨?還不是很多精神空虛?

雖然林語堂告誡:女人“最好的職業是婚嫁”;張愛玲也說:“婚姻是女人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但我還是不認為這是真理。而且,似乎媒體主觀上願意披露的堅貞而平凡的愛情,很少是知識分子的,更多是目不識丁或文化不高的人士的。雖然知識分子愛情堅貞的也不少,但這使得我想起當代作家方方的一句話“文化開發人的欲望”(大意如此)。現在社會造就了太多知道分子,加上缺乏信仰,況且政治、經濟狀況又是如此,因而欲望更強烈,滿足更難,壓力更大,痛苦更深,精神更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