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鳳凰 清慈禧太後葉赫那拉氏(第4/7頁)

同治無子,他這一死慈禧立刻找慈安商議,絕對不能找個下一輩溥字輩的繼承人,這樣一來,同治的皇後阿魯特氏就成了皇太後。阿魯特氏那句被迫用來自衛的“從大清門擡進來的”,就成了慈禧拿來刺激慈安的利器。慈安也是妃子出身扶正的,也沒享受過“從大清門擡進來”的榮耀,這話得罪慈安,比慈禧更甚。一旦阿魯特氏做了皇太後,她這個正經“從大清門擡進來的”正室皇太後,立刻壓得兩個妾室出身的太皇太後面目無光了,而且執政的,也必然會是她這個正經的皇太後,沒慈安慈禧什麽事了。

慈安又和慈禧站在了一起,她們誰也不願意再看到一個牛高馬大的正室皇後在自己面前晃悠,“載”字輩年紀小又屬皇族近支的選擇範圍本就小,就這麽跳過年紀稍大的恭親王的諸子,而醇親王的兒子、慈禧的親外甥、才四歲的載湉就成了新皇帝,即光緒皇帝。

阿魯特氏就這樣成了慈安的棄子,一個月後,被迫自殺。

光緒進宮,慈安不改舊習,繼續以懷柔的辦法企圖控制小皇帝,光緒想家了、被罵了、哭了、鬧了,一定是慈安第一時間跑去安慰示好,橫豎她閑著沒事,既不用批奏折也不用對付臣子們,有大把時間哄孩子。

但是光緒六年,慈安死了。慈安的身體一向很好,反而是慈禧一向體弱多病,尤其在光緒五年至六年,慈禧病重,數番召天下名醫診治,四月份宮中傳出消息,說是太後去世,大家都以為是慈禧,誰知道慈禧從簾後出來,去世的竟是慈安。

也因為這麽戲劇性的一刻,慈安之死,很多野史都認為是被慈禧毒死的。然而宮中勢強者毒死勢弱者很多,卻很少有在位執政的人被毒死。宮中膳食自有一套流程,慈安又不是無能之輩,恰恰相反,她是很懂得在宮廷生存之道、很有心計的人,慈禧要毒死失勢的阿魯特氏之類容易,要毒死慈安卻沒這麽簡單。

那為何病重的是慈禧,死的卻是慈安呢?我們現實生活中也常看到經常病歪歪上醫院的人有些還能活得很長,許多生龍活虎的人卻因為忽視健康,有可能猝然死去。當時慈禧病重,足有半年是慈安獨自垂簾執政,對於平時不理政務的慈安來說,如果有高血壓、冠心病一類的病症,在過於疲勞、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的情況下,是有可能導致猝死的。但是也不排除慈禧的手段和心計,在點心裏下毒藥那是老百姓想當然,但是記得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是一個婆婆想殺兒媳滅口,就每天讓她喝參湯,因為人參是大補之物,如果體質不對虛不受補,就會越補越虛,到最後吐血而死。據說袁世凱之死,是因為他晚年喜歡吃大量的人參鹿茸,人參鹿茸是大發之物,以致腦溢血、高血壓紛紛而來。另外據說鹹豐也是吃鹿茸吃死的。慈禧知識面廣,涉獵極多,愛看雜書雜戲,這方面知識恐怕要比拘謹守舊的慈安來得多,保不齊她有可能非常殷勤地勸說慈安得天天吃人參鹿茸保養身體之類的話。

總之,不管慈安怎麽死的,她的死讓慈禧頓時少了頭上的一個緊箍咒,照大太監李蓮英的話來說:“從此以後是老佛爺說了算啦!”她開始進入了真正的唯我獨尊時代。

慈禧和光緒的關系,應該說一開始是很不錯的。吸取了對同治教育的失敗經驗,也沒有慈安扯後腿的制掣,慈禧按著自己的意願去教育光緒。慈禧沒有放松對光緒的教育,但也很注意培養感情,她為光緒挑最好的老師,為了光緒怕生還讓光緒的生父醇親王陪讀,多年後她指責光緒忘恩負義時,還無不動情地回憶當年光緒初入宮時怕打雷而躲到她懷裏的情景。

母子的關系在最初階段比較融洽,光緒對慈禧的稱呼也比較奇怪,他叫她“親爸爸”,這是滿族人的習慣,對女性長輩以男性的方式來稱呼,比如稱姑媽為“姑爸爸”,姨媽為“姨爸爸”,慈禧有意拋開官面上的稱呼,而更願意拉近血緣關系,在血緣上光緒應該稱她“姨爸爸”,而她願意更親近一層,讓光緒叫她“親爸爸”,因為她說:“我妹妹的兒子跟我的親生兒子一樣。”據謹妃的侄子回憶自己進宮見瑾妃時,也是稱瑾妃為“親爸爸”或者“姑爸爸”,看來這倒不是慈禧的獨門稱呼。

光緒十六歲時大婚,一後二妃都是慈禧親選的,皇後葉赫那拉氏,是她的親侄女,另外兩個是侍郎長敘的女兒他他拉氏姐妹花,姐姐被封為瑾嬪,妹妹被封為珍嬪。

隆裕皇後的父親桂祥是出名的大煙鬼,母親是個出名的悍婦,據說隆裕的一個妹妹嫁給孚郡王之子載澍,夫妻不和,那位二小姐回娘家一告狀,桂太太立刻去請了慈禧的旨意,竟然要處死女婿,好不容易諸王求情,杖責一百,桂太太竟然親自監督,務必要將女婿打得筋斷骨折才肯罷休。這樣的家教,再加上自恃以太後為靠山,隆裕的為人愚且驕橫,愛惹事又不能收拾,自然不稱光緒的心意,甚至後來兩人交惡,有過隆裕站在光緒房中不走,被光緒親手揪著頭發扔出門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