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柔情 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後馮氏(第3/5頁)

馮後立刻采取行動,慫恿著保太後出面,遊說拓跋濬早立太子。於是在馮氏被封為皇後不到一個月,李夫人所生的長子拓跋弘被立為太子,李夫人也被一杯毒酒執行了祖制家規。

拓跋濬一生有七個兒子,但馮後卻沒有再生過兒子,是否她從宮中得到了什麽避免生子的秘方,不得而知。

但在數年的皇後生涯中,馮後做得十分完美,對保太後侍奉盡心,對太子拓跋弘雖然沒辦法親自撫養,卻也親自挑選保姆,關注其成長情況,跟皇帝丈夫拓跋濬更是做到了鶼鰈情深。拓跋濬文武兼備,一邊親自率兵直至陰山,車駕深入大漠,令柔然絕跡遠逃,使不少部落求降;另一邊重用漢臣,興利除弊。他的政治方向也對馮後深有影響,此後馮氏亦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人生從低谷升上巔峰,丈夫寵愛,成為皇後,逃過死亡威脅,除去情敵,家族復興,兄妹團聚。馮後覺得一切是如此稱心如意,卻不想年僅二十六歲的文成帝拓跋濬卻生了一場大病,不治而亡,崩於平城皇宮的太華殿。

這對於年僅二十四歲的馮後來說,猶如天塌地陷,悲不可抑。她自十一歲起就跟了拓跋濬,他年輕英俊,他文才武功,他將她從低賤宮奴中提拔出來成為皇後,他與她夫妻情深,他在她的心目中地位至尊至高,無可取代。

由此而來的,更是深深的恐懼,她畢竟是一個宮闈之內的婦人,太子非她所出又兼年幼,外有強敵內有權臣。南北朝時期是生存最艱難的時代,許多王朝尚朝起暮滅,許多戎馬一生的大將帝王尚不免死於權臣外敵的刀下,更何況她孤兒寡母。

她想到北燕王朝的覆滅,想起親眼目睹的太武帝拓跋燾、南安王拓跋余之死,想起一系列的宮闈政變中無數連名字都不曾留下過的後妃公主如何慘死……以前有拓跋濬在,她從未想到這一點,但是如今庇護她十幾年的大樹已經倒下,此後她的命運應該何去何從呢?

拓跋濬死後第三日,按照北魏的舊俗制度,焚燒皇帝生前的禦衣器物等,謂之“燒三”,朝中百官和後宮嬪妃一起親臨現場哭泣哀吊。當熊熊的火光燃起,看著一件件熟悉的物件投入火中,每一件物品都是她這十三年時光的記載,眼看著它們在火中化為灰燼,仿佛燒掉的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一刹那的恍惚,竟然讓馮後身不由己地悲號著,投向熊熊燃燒的大火之中。

這一刹那的沖動,於馮後此生來說只有這一次。千百年來一直有人在猜測,她是真的對亡夫的感情深厚到寧與同死的地步,還是一場政治秀?或者,那一刻她是真的絕望,命運一直在捉弄她,她拿在手裏,含在口中的糖,剛剛等來嘗到甜頭,就被無情地奪走了。她原本是個公主,卻國破家亡;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卻父母雙亡;好不容易有個姑姑收養她,卻立刻面臨宮廷動亂生存艱難;好不容易做上皇後,卻面臨立子殺母的祖制威脅;終於,等她什麽都有了,那可以給予她一切的人卻又死了。

面對著前路茫茫,馮後悲從中來,不知道命運還要捉弄她幾次,那對著大火的一跳是對前途的恐懼,也是以死反抗命運的再三捉弄。

當然馮後沒有死成,她及時被一邊的侍從宮女們擋了下來,只是受了一點輕傷。

如果拓跋濬沒有這麽早死去,那麽這個在歷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文明馮太後就不會出現了。也許馮後會一直在皇帝的庇佑下做一個賢後安然到老,或許耍耍小手段固寵保位,到拓跋濬死的時候,太子已經足夠年紀繼位,那麽政治也就沒她什麽事了。她像其他太後一樣,閑坐說往事,稍好的也偶而給新帝提提諸如“寬厚待人”、“節儉愛民”之類的建議,一生也就這麽過去了。

但是偏偏命運將她推上了這個位置,以孤兒寡母掌國,不得不走上權力爭奪的最前線。既然馮後那火中一跳沒有死成,一個連死都不怕的人,以後還有什麽事情可擋得住她呢?

北魏和平六年(465年)五月,文成帝死後第二天,年僅十二歲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馮後被尊為皇太後。本來依照祖制,馮太後沒有插手朝政的機會,但是聰明的人抓住機會,強悍的人制造機會,機會永遠只給有準備的人。北魏朝廷君臣內外的鉤心鬥角,為馮太後送上了機會。

拓跋弘年幼繼位,朝政掌握在太原王車騎大將軍乙渾的手中。當時東晉南北朝的混亂局勢,讓許多人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想法,乙渾專權,先是矯詔殺害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等於禁中,又把前來奔喪的平原王陸麗殺掉,自稱丞相,位居諸王之上,事無大小,都由乙渾一個人說了算。為此乙渾早已經在朝中上下結怨無數,人人側目而行,偏他老兄還自我感覺挺良好,到處威脅人跟他一夥兒幹,還威脅得沒點技術性,人家要是不馬上答應就立刻拍桌子大罵還威脅要殺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