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

谷崎潤一郎和《細雪》[1]

周逸之 文

谷崎潤一郎(1886—1965),日本著名唯美主義作家,出生於東京一個沒落商人家庭,從小愛好文學,1908年入東京帝國大學國文系,1910年與學友、著名戲劇家小山內薰等人創辦第二次《新思潮》,發表短篇小說《文身》、《麒麟》等,受到唯美主義大家永井荷風的極力推崇,從此走上文壇。此後,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創作活動中,谷崎寫下了不少作品,主要有:《異端者的悲哀》(1916)、《食蓼之蟲》(1929)、《細雪》(1947)、《鑰匙》(1956)、《瘋癲老人日記》(1961)等長篇小說;《少年》(1911)、《小小王國》(1918)、《吉野葛》(1931)、《春琴傳》(1933)等中短篇小說;他還寫過劇本《法成寺物語》(1915)、《阿國和五年》(1922)和《正因為愛》(1921—1922)等。此外,他以自己富有文采的筆致將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譯為現代語(1934—1941),於1949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勛章。

在文學上,谷崎有繼承日本古典文學傳統的一面,也有接受西方王爾德、愛倫·坡和波德萊爾的影響的一面。他的“作品的基調始終貫穿著對生活和美的浪漫主義向往,缺少緊密地聯系現實、探討現實真相的真正寫實主義的態度”(西鄉信綱:《日本文學史》)。

谷崎的漢學造詣很深,十幾歲即能賦漢詩,1918年到中國遊歷,回國後寫了《蘇州紀行》《西湖之月》等遊記。1925年重訪中國,結識郭沫若、田漢、歐陽予倩等人,回國後寫了《上海交遊記》。他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協會顧問。

長篇小說《細雪》從執筆到全部出版歷時八年,最初登載於《中央公論》1943年1月號、3月號上,準備采取連載方式發表。這年6月,編輯畑中繁雄被陸軍報道部召去,以“戰時不宜發表這類有閑文字”為名,禁止繼續連載。但作者采取了抵制態度,私下裏繼續完成上卷並自費印刷二百本分送親朋。戰後,於1947年最後完成中、下卷並出版。

谷崎寫《細雪》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日本帝國主義於1931年制造了侵略我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1937年又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日本政府悍然發動太平洋戰爭。為了推行侵略戰爭的政策,日本反動政府在國內采取極其野蠻的法西斯統治,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實行國家總動員,建立戰時體制。在精神方面,開展大規模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宣傳教育,欺騙、蒙蔽人民群眾,封閉進步報刊,逮捕和屠殺有反戰反法西斯思想的進步人士。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有良知的作家除了沉默別無他法。被允許出版發表的只有煽動狂熱情緒的戰爭小說。谷崎親身體驗到了“江戶時代的作者觸犯政要的忌諱而戴手銬、關禁閉的憤郁的心情”,為了回避對法西斯的支持,他寫下了以關西風土人情為背景,反映沒落商家蒔岡家四姐妹婚姻家庭生活的長篇小說《細雪》。與法西斯統治下陷入水深火熱的廣大工人和勞動人民的生活相比,作者描寫的關西中上流社會的生活,無疑是優裕而安閑的。但盡管如此,從書中的描寫可以看出,這些人在衣著、醫藥等日常物質生活,以及精神享受如戲劇、舞蹈等方面同樣受到戰爭的影響,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對戰爭表達了不滿。作為資產階級作家,谷崎沒有描寫反映社會底層人民困苦生活和日本無產階級、勞動人民反抗法西斯的鬥爭的情景,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中上流社會尚且如此,也就曲折地反映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日本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以及人民的反戰、厭戰情緒。小說在1943年3月發表的上卷第十七章中,谷崎借書中人物貞之助之口說:“不管怎麽說,日本和中國關系不好,我們難過。”在當時嚴酷的法西斯統治下,作者勇敢地表達了日本人民希望中日友好的意願,更是難能可貴的。

在主觀上,谷崎潤一郎是以唯美主義、藝術至上主義作家的形象走上文壇的。他定居京都,原是為了一時避難,但是關西的町人文化(上方文化)中保持的“舊日本的異國情調”深深吸引了他,使他迷上了關西生活。漸漸地,他從前期的“西洋生活”式的思想方式、藝術創作方式中脫胎出來,從具有悠久歷史的關西町人文化中發現了自己,繼而發現了日本古典美,並執著地追求它。這在作者是創作道路上的一大轉折,對寫作《細雪》有決定性的影響。

作者耗時七年將《源氏物語》譯為現代語,可見對其喜愛和受其影響之深。作者自己也承認:“我從小愛讀《源氏物語》,特別是長年將其譯為現代語後,書寫這本小說(指《細雪》)時,它也確實在我的頭腦中。”因此,即使不說作者特意模仿它的風格,也不得不說他深受了它的影響。